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 的不同观点和依据。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一、预习目标。会解释惯性现象。2.能区别力和惯性。3.运动和力的关系。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2.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Tag内容描述:<p>1、第1节 牛 顿 第 一 定 律,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 的不同观点和依据。 2.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方法,它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4.知道惯性,并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重 要性,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情感。,引入新课,思考:一个静止的物体,要想使 它运动起来,有哪些方法?,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p><p>2、9.2牛顿第一定律一、预习目标1.建立惯性概念,会解释惯性现象;2.能区别力和惯性,能区别惯性和惯性定律.二、导学流程活动一:观察与思考1课前做一做课本图9-5中的(a),下面的棋子被尺子打出去,上面的棋子会怎样?.2.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中的人会怎样? .3.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中的人会怎样? .活动二:总结1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 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做 的性质.2物体具有保持 的性质称为惯性.活动三:怎样理解惯性?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 ,与别的物体是否存在 ;2惯性与物体本身是否运动、运动快慢。</p><p>3、牛顿第一定律学案【预习提示】1.牛顿第一定律。 2. 惯性。 3.运动和力的关系。 4.控制变量法。【自主学习】一、牛顿第一定律1.阅读课本,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p><p>4、牛顿第一定律,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生活中常会遇到这类现象。,例如:关闭的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 还有打出去的球也会停下来,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一、历史回顾:,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理想实验,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