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帮帮忙 ①质量m。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216。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 (测试时间。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教学设计。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B)。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读数时。</p><p>2、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 加答案(全卷六大题,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作图题可直接用2B铅笔画。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脉搏跳动一次 B人眼睛迅速一眨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2如图1小龙和小妍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妍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指路牌 B路边的树C路边的石雕 D小龙3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p><p>3、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温馨提示:1、全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2、答卷前,考生请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及座号;3、必须用黑色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填于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B医生利用B超査看胎儿的发育情况C倒车雷达帮助司机倒车 D发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2、在下列数据中。</p><p>4、第3节 运动的快慢复习检测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一辆客车以3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轨道上迎面开来一辆长100 m的货车,速度是20 m/s。客车里靠窗口坐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人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A.10 s B.15 s C.2 s D.6 s2.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 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 s可跑40 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5 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的速度最大 B.旗鱼的速度最大C.褐海燕的速度最大 。</p><p>5、第2节 运动的描述复习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 道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2.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在前后两句中物体的运动参照物分别是( )A.江岸、江岸 B.江岸、竹排C.竹排、江岸 D.竹排、竹排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p>6、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帮帮忙 质量m: 天平、砝码 体积V:刻度尺或量筒 鸡尾酒鸡尾酒 盐水选种盐水选种 分拣麦粒与草屑 飞机用合金制做, 产品包装用塑料泡沫 飞机的制作材料 塑料泡沫 探究1:瘪的乒乓球受热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1.空气受热后膨胀,体积增大 2.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时其密度 变小 现象: 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 结论: 一、密度与温度 问题1: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性质,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 不变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探究2:是什么力推动了风车? 课课本P120 “想想做做2” 分析: 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密。</p><p>7、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密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 导入新课 一、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 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 重要的价值。 飞机的制做用合金 , 产品包装用塑料泡 沫 矿藏的勘探 老农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 鉴别掺水的牛奶 很早的时候人 们都知道用盐 水选种 浮选煤粉浮选煤粉 二、密度与温度 动动手 想一想 同学们,畅所欲言吧 1、由此请说说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了风力? 想一想 说一说 空气因。</p><p>8、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6湘西)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 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A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 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C 3.(2016金华)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 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 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的“自己”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p><p>9、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演示:用凸透镜会聚投影仪的光线,使纸片冒烟,每个小组有两个透镜,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观察,动手活动、讨论。发言一、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2、 如何画出透镜?3、 完成:反馈练习一,思考、回答练习、订正二、透镜对光的作用(一)探究: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光路是怎样的?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明确器材和组装。2、根据猜想分组,明确研究任务。3、进行实验4、指导学生的汇报展示5、得出结论,寻找。</p><p>10、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B)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p><p>11、光的色散 A卷 基础过关题(28+12=40)1、 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彩虹”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2、 加热、夜视仪、促进钙质吸收、遥控、拍红外线照片诊病、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利用红外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紫外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3、 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例: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p><p>12、透镜课堂练习1.画出光经三棱镜 的大致光路图巩固练习(1)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透镜(2)练习三条特殊光线的基础作图。 课下作业1.上学科网,自学透镜的知识2.想想议议:你有几种简易的方法,辨别某一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3.想想做做:早在古时人们就会用冰制作凸透镜取火.做法:取一块厚两厘米左右的冰,把冰周围磨薄,使中间突出,做成了凸透镜。</p><p>13、平面镜成像课题名称4.3 平面镜成像授课时间教师姓名学生年级八年级课 时1课程标准描述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考试大纲描述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点比较多而杂,在本章以及中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当给予重视。重点在于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及后续问题的分析思考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可以说驾轻就熟,重点在于对实验的后续分析思。</p><p>14、2.2 声音的特性本节知识点:1、乐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Hz,简称赫,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三个频率范围:可听声:20Hz20000 Hz;次声波: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有些次声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超声波: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4、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响度;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物体的。</p><p>15、3.4升华和凝华【本节知识点】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基础达标测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答案:C2、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答案:C3、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p><p>16、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 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D)2.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C )A站台B甲车C乙车D自己3. 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B)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p><p>17、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