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练习卷A(10)。一、选择题(共5小题。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几种应用。【名师点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两种关系。利用垂直平分线的这些性质可以求线段的长度。[类型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求线段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Tag内容描述:<p>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同步练习卷A(10)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条边的比为5:12:13B三个角的度数比为2:3:5C有一边等于另一条边的一半D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4、25和72已知下列命题:若a0,则|a|=-a;若ma2na2,则mn;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p><p>2、八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梳理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 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p><p>3、第四节 电动机,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 ,并且其方向与______________方向有关。 2、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通过 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通过 来控制;磁场的方向可通过 来调节。,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方向,通断电,电流的大小,电流的方向,磁场对电流会不会产生作用呢?,2、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测呢?,(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需要什么?),思考:,科学探究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科学探究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给导体通电,导体就运动起来。,现象:,若是电源断开,,若是把磁铁移去,,实验:,发现导体虽在磁场中,却不动。</p><p>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几种应用【名师点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两种关系:位置关系垂直,数量关系平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这些性质可以求线段的长度。角的度数等,还可以解决试剂生活中的选址等问题。类型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求线段中的应用1.如图,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E,已知ADE的周长为12cm,则BC=______.解答:DF、EG分别是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AD=BD,AE=CE,AD+DE+AE=BD+DE+CE=BC,ADE的周长为12cm,即AD+DE+AE=12cm,BC=12cm.故答案为:12cm.2.如图,在ABC中,C=90,A=15,DE垂直平分AB于点E,交AC于点D.若B。</p><p>5、4.5 磁生电,实验的结论,如果把电源“+”极与导线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开电路则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能生磁,磁能否生电?,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电能生磁,一、,1、如何才能让磁产生电呢?,猜测: ,运动,实验器材(小组讨论),2、导体怎样运动才会产生电流?,探究活动,实验记录:,指针不偏转,指针不偏转,指针不偏转,指针偏转,指针偏转,方向与上面相反,指针不偏转,无电流,无电流,无电流,有电流,有电流,无电流,?,获得电流的条件是什么?,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p><p>6、宿州六中八年级(下)数学测试题(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不等式6x”号填空:(1) (2)(3) (4)4不等式2x10;(2)x 时,y<0;。</p><p>7、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 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1.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 ( )(A)1 (B) 0 (C)1 (D) 4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p><p>8、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化学测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等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 又表示一个原子 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2N B O C SO2 D Zn 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铝AlO B 氦气He2 C 碳酸钠NaCO3 D 氢氧化钾KOH 3 对Mg和Mg2 认。</p><p>9、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1. 角平分线(一) 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 李星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节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学生已经经历了构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过程,因此比较容易用类比的方法构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2、 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已探索过角平分线的性质,而此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