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
教 学 过 程。1.若矩形对角线相交所成钝角为120&#176。A.3.6cm B.7.2cm C.1.8cm D.14.4cm。2.已知AC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A. B. C. D.。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Tag内容描述:<p>1、菱形课题 18.2.2菱形教者时间序号24教 学 过 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经历探索菱形判定思想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和说理的基本方法。3、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感悟其应用价值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5555下列三个图形都是菱形,你相信吗?4433445353例题解析:如图, 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C=6,DB=8ACBDO求证: ABCD是菱形三、应用实践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p><p>2、矩形一、选择题1若矩形对角线相交所成钝角为120,短边长3.6cm,则对角线的长为( )A.3.6cmB.7.2cmC.1.8cmD.14.4cm2已知AC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则图中1与2一定不相等的是( )A.B.C.D.3.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BC,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8 B. 6C.4D.24.(四川南充自主招生)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4,斜边AB 上的中线CD长为3,则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A.5 B. 6 C. 7D.85.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20,则BDC=( )A.30B.40C.45D.60二、填空题6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AC10c。</p><p>3、矩形一、选择题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要使它变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 AB=CDB. AD=BCC.AOB=45D.ABC=902. (辽宁东北育才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B=30,则A0B 的大小为( ).A.30B.60C.90D.1203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D.矩形是轴对称图形4矩形邻边之比34,对角线长为10cm,则周长为( )A.14cmB.28cmC.20cmD.22cm5.(易错题)如图所示,四边形PAOB是扇形OMN的内接矩形,顶点P在上,且不与M,N重合,当P。</p><p>4、矩形号:22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执笔人课题:矩形(2)时间教学目标1.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2.培养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矩形判定方法的探究. 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教学难点矩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的综合应用教具多媒体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课前展示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展示汇报总结每课一练作业1(1)矩形概念: (2)矩形性质:。</p><p>5、菱形一、选择题1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A.矩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任意四边形2.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A. AB=CDB.AD=BCC. AB=BCD.AC=BD3.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A. 24B. 16C. D. 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对角线AC=6.若过点A作AEBC,垂足为E,则AE的长为( )A.4B.C.D.55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如果EF2,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是( )A.4B.8C.12D.166.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步骤,沿。</p><p>6、四 边 形-2,第 19 章,一.知识结构,一、矩形的性质,1.四个角都是直角,二、矩形的判定,1.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3.S=ab,3.有三个直角的四边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菱形的性质,1.四个边相等,四、菱形的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2.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