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知识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授课人:郑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伴性遗传的特点。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3伴性遗传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2通过学习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3)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三、课时1课。</p><p>2、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富县高级中学 左 婷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中图版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为第二课时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人类红绿。</p><p>3、“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丁剑水 (彭泽县第一中学)1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伴性遗传是继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不仅要求对伴性遗传和规律进行分析归纳,还要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进行比较分析,解决遗传图谱的识别和分析遗传方式的问题。因此首先应把教材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自行总结出该类遗传病(伴X隐性)的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去比较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与伴X隐性遗传病,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能力。2 教育目标通过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结果并结合遗传图谱分析,归纳并理解伴性遗传的。</p><p>4、第三节 伴性遗传,导 入,你知道他们患了什么病吗?,白化病,并指,外耳道多毛症,高倍显微镜下的 人类染色体,在这两张图中你能看出它们的区别吗?,1-22号为常染色体,X、Y为性染色体,一、性别决定,1、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染色体所决定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男性:,X,Y,性染色体,女性:,X,X,3、性别决定方式:XY型 XX型(同型)染色体决定雌性 XY型(异型)染色体决定雄性,据新华社电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为51.5:48.5。,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p><p>5、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第8周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二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科目 生物 年级 适用班级 必修 2 第二章 第 3节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p><p>6、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余干县新时代学校 符老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 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 通过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 遗传特。</p><p>7、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 2 简述伴性遗传病遗传方式及特点 3 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的科学思维。</p><p>8、2 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亳州三中 刘梦奇 一 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 这一节 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 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p><p>9、第3节 伴性遗传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 2 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 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 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3 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