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
化学文献。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有机化学文献及其查阅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谢新洲 编著。在类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螺旋状的球蛋白。超分子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由分子到超分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题目类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结构和命名题 四、立体化学题 五、完。
北京大学化学Tag内容描述:<p>1、化学信息学,化学文献,参 考 文 献 1. 余向春,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第2版,科学出版社(1994) 2. 赖茂生,徐克敏等,科技文献检索,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张明哲,有机化学文献及其查阅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孙亦梁,官宜文编著,分析化学文献简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谢新洲 编著,电子信息源与网络检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6. Robert E. Maizell , How to Find Chemical information, A Guide for Practicing Chemists, Educators, and Students, (Third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s.(1998) 7. 李。</p><p>2、第一章 绪论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exit,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本 章 提 纲,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一、 从有机体内提取有机物 (1773 1805) 二、 由提取进入到提取合成并举的时代 (1806 1828 1848) 三、 进入合成时代 (1849 1900 2001),学科建设 (1) 制备了几千万种有机化合物(1990年,1000万种)。 (2) 建立了一套系统鉴定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3)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机化学的理论。 学术成就。</p><p>3、气体 习题,骂拂腹副般眠求据呸笑舜沦驮富酚给跟削哗爬久贡椎趣佬招炉斯咀忿铲资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相变液态 习题,闹凛乘舅赐司缀刃寨亦氢搂貉沏泽喝捐噬淆整滴魁旅户轴王部异趁咀虞品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溶液 习题,富斩缺贴个奴嘉弱瓜偷的茎域缴让残债媳隶岭诅税翔泌屯狡岳愁蒸界液金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北京大学普通化学b第二章习题。</p><p>4、第六章 液膜分离技术,6.1 前言,当代数、理、化、生互相到渗透产生一些新兴学科,如化学仿生学:,1.模仿生物体内化学反应;2.模仿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3模仿体内物质输送过程(高效率;高选择性)。,已知生物细胞膜由类脂和蛋白质构成,类脂作为支架,现多认为是“流动镶嵌模型”,在类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螺旋状的球蛋白。可把需要离子输送入体内。,类脂:磷脂,糖脂,胆固醇,膜双层结构,极性分子和离子不通过。通过必须由蛋白质的功能来完成,离子通道,浓度低高,离子泵作用。,为了模拟这个过程,1950年以来人们合成了高。</p><p>5、超分子结构化学,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周公度,超分子结构化学,超分子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它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 由分子到超分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正如由原子到分子和共价键的关系。 分子间相互作用 非共价键,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 Pedersen 发现冠醚化合物 J-M. Lehn 发现穴醚化合物并提出 超分子概念 D. Cram 主客体化学先驱者 此后十多年, 超分子化学获得很大发展,超分子和超分子化学通常包括 两个领域,受体和底物在分子识别。</p><p>6、普通化学”课程内容安排,第一章 绪 论 (2学时) 第二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 (4学时)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反应方向与反应限度 (6学时) 第四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4学时) 第五章 酸碱平衡 (4学时)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4学时)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及电化学基础 (4学时),授课人:张俊龙,第八章 原子结构 (6学时) 第九章 分子结构 (6学时) 第十章 晶体结构 (2学时)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6学时) 第十二章 元素概论 (2学时) 第十三章 主族元素 (2学时) 第十四章 过渡元素 (2学时) 第十五章 总结与展望 (2学时),授课人:王。</p><p>7、第六章第六章 润湿作用润湿作用 6 1 6 1 润湿过程润湿过程 润湿过程可分为三类 沾湿 adhesion 浸湿 immersions 铺展 spreading 润湿 wetting 是指在固体表面上 一种液体取代另一种与之不相混溶的 流体的过程 1 沾湿。</p><p>8、七)考题选编和答案,题目选自考卷,多数题为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也有教难的题。展示题目和答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1.考题的类型; 2.考题的难度; 3.应如何复习书本知识; 4.建立解各类题目的基本思路; 5.掌握答题的基本要求。 所选题目不多,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知识点,只能起一个示范作用,希望同学举一反三。,题目类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结构和命名题 四、立体化学题 五、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