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血液中细胞代谢的废物有哪些。《预防传染病》同步练习。(1)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预防传染病。2、能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了解人体内的血液是一种怎样的物质。A.&#160。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的正确组成是( )。《当代主要疾病预防》同步练习。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Tag内容描述:<p>1、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思考: 1.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血液中的废物是哪里产生的? 3.血液中细胞代谢的废物有哪些? 如何排出体外的呢? 演示:尿液成分的测定 尿液的颜色? 尿液的气味? 如何测定尿液的成分? 烘烤: 有白色物质留下,这些白色物质是? 有气味?气味来自什么? 尿素 无机盐 一、代谢废物的种类及排出途径 代谢废物种类 、 等 排泄:人体将 (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 以及多余的 和 排出体外的过程 。 代谢废物 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水、 泌尿 系统 尿液 大部分水、大部分尿素、无机。</p><p>2、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同步练习1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和 尿液。2 泌尿系统各结构名称: , , , 。3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 、 和 等,由 运输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4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 )A 肾小体B 肾小球C 肾小管D 肾单位5 下列结构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层,有节律性的蠕动可使尿液不断地进入膀胱的是( )A 肾B 输尿管C 肾单位D 尿道6 一般正常成人的膀胱容量约为( )A 200500 mLB 400600 mLC 300500 mLD 500700 mL7 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尿道由 环绕,控制尿液的排出。8 人体的肾位于 部 两侧,左。</p><p>3、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同步练习1. 我们每天要喝一定的水,这有利于( )A. 对葡萄糖的吸收B. 对无机盐的吸收C. 废物及时随尿排出D. 肾小管的重吸收2.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 呼吸排出二氧化碳B. 皮肤排汗 C. 排尿D. 排便3. 人每天通过排尿排出大部分废物,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肾小管的 作用。4.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 L,每天尿液量仅有1.5 L,原因是 ( )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 汗腺排出汗液的作用D. 膀胱对尿液的贮存作用5. 某人尿常规检查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p><p>4、血液循环 1.己知空气主要是由78%的氮气21%氧气、以及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下图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循环,并进入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f代表经尿道排出的物质。正常的人体中,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物质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B.e物质含有葡萄糖、水、无机盐等C.f物质含有水、无机盐、尿素D.三种物质,都不含有红细胞【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对人体内物质循环的理解。d代。</p><p>5、第1节 血液【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量、输血和献血两部分,有1个演示、2个活动、1个建议活动及2个小资料。由于学校条件,演示和活动只能采取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进行人学涂片的观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说出人体内的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列举ABO血型系统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和血型、血量的关系。【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输血的原则。【教学难点】血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p><p>6、第1节 血液【基础梳理】1、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成年人体体内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2、血量相对 ,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 (约400毫升),靠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一次失血若超过 (约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3、输血是将 的血液输入到 体内,是抢救失血过多的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一般应以输 为原则。4、人体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 血型系统,包括 、 、O型和 。5、一个健康的公民应该积极参加 ,这既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高尚。</p><p>7、血液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实验探究,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掌握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技能,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5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设计思路实验探究教学是一种生物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要求,遵循“发现。</p><p>8、4.9.1血液 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1、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功能相关病症红细胞男:5.0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L)女:4.2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病白细胞(410)109个/L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血小板(13)个1011个/L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应多吃含。</p><p>9、第1节血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理解输血和血型的知识。(3)识记人体内的血量。2.过程与方法:(1)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2)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年以后无偿献血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义务献血的教育和骨髓捐献的教育。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的问题的能力;模拟血型鉴定。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导入新课也许同学们感。</p><p>10、血液教学目标1(概念)贫血,发炎,血清,动脉血,静脉血,血浆的成分和功能;红细胞无核,含血红素,运输氧气;白细胞有核,可吞噬病菌,产生免疫反应;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练习显微镜的使用。3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进行骨髓捐献的教育。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血液的成分及功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血液的成分和作用,了解血液的正常值,能够基本看懂常规化验单,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和实际结合。2义务献血的教育和骨髓捐献的教育,。</p><p>11、第1节 血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某同学患了急性肠炎,并伴有发烧,医生建议她做血液化验,请你推测,在其血液化验单上血细胞的数目可能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B.血红蛋白C.白细胞&。</p><p>12、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壁主要是由______构成的。四个腔中,同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是______的,两个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________的。2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左心室与________相连,右心室与______相连,左心房与________相连,右心房与__________________相连。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中间由一层厚厚的________分隔开。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______与______过程。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________,只能朝向______开,保证血液由______到______流动;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只能朝向______。</p><p>13、血液循环 1.己知空气主要是由78%的氮气21%氧气、以及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下图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循环,并进入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及其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示意图。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物质,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f代表经尿道排出的物质。正常的人体中,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物质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B.e物质含有葡萄糖、水、无机盐等C.f物质含有水、无机盐、尿素D.三种物质,都不含有红细胞【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对人体内物质循环的理解。d代。</p><p>14、预防传染病同步练习1.科技都在20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2.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p><p>15、血液同步练习1.某成年男子得了急性炎症,经医生检查,下列四组结果中有一组出现异常,这一组是( )。A.红细胞500万个/mm3 B.血压16/10.7千帕C.白细胞20000个/mm3 D.血小板1030万个/mm32.手掌磨出的泡刺破时,会流出一些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 )。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血液3.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猪血分装在甲、乙、丙三个试管中,随后依次加入0.3%、0.9%、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30分钟后离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试管的上清液中有血红蛋白,沉淀中都有红细胞B.乙和丙试管的上清液呈淡黄色。</p><p>16、第3节人体免疫1.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属于人体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御防线2.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 , 其作用机理是A. 卡介苗能激活人体的吞噬细胞 , 将结核杆菌吞噬B. 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 , 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C. 卡介苗能够促进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增强抵抗力D. 卡介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3.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A.抗体 B.消化酶 C.溶菌酶 D.生长素4.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患过腮腺炎的人。</p><p>17、第2节 预防传染病【基础梳理】1、传染病是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 之间或人与 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具有 和 两个特点。3、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 、 三个基本环节。4、传染病可以分为 、 、 和体表传染病四类。5、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如 、 或受感染的动物等。凡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病毒、 、 、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综合应用】6、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 B、流行性感冒 C、贫血 D、蛔虫病7、请同学们将下列传染病与其对应的传播途径对应起来:百日咳接触细菌性痢疾飞沫、空气黑热病饮水、食。</p><p>18、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内分泌腺的特点内分泌腺没有______,分泌物称为______,直接进入腺体内的_______,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卵巢、睾丸)等。3几种激素的主要种类和功能(1)生长激素作用:促进人体的__________。异常症: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________,分泌过多会患________。(2)甲状腺激素作用:促进______和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的兴奋性。异常症:甲亢、__________________等。(3)胰岛素作用: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p><p>19、预防传染病同步练习1.科技都在20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2.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