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 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防御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攻击行为。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1.骨骼肌的结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Tag内容描述:<p>1、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一、教学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教学主备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p><p>2、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课时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臭气”,趁机逃跑。该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攻击行为B.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防御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攻击行为2.在攻击行为发生之后,争斗的两个动物个体之间()A.一个死亡,另一个胜利B.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受伤后退却C.一般双方的身体都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以一个屈服结束争斗D.直到两败俱伤,并且其中一个表示屈服而结束争斗3.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蝗。</p><p>3、第1课时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儿童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A.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组织B.骨松质中有大量的红骨髓C.骨膜中有大量造血细胞D.骨髓腔中有大量红骨髓2.某同学刚升入初中时脊背挺直,三年后有些驼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A.营养不良B.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C.经常做弯腰下俯动作D.经常不注意坐姿3.老年人跌倒后易骨折,原因是老年人的骨中()A.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B.有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小C.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大D.无机物含量增多,弹性变小4.。</p><p>4、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4课时,一、运动形成的结构基础,骨 骨连结 骨骼肌,运动系统,活动,大家一起做运动。 屈肘、伸肘,体会除了骨、关节,还有什么结构参与?,(三)骨骼肌,哪种连接方式正确?,想一想,肌腱,肌细胞,神经,结缔组织膜,血管,肌腹,1.骨骼肌的结构,想一想,骨骼肌有什么特性?,遇到刺激,产生收缩,2.骨骼肌的特性,想一想,运动时是怎么实现的? 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形成过程中分别承担什么作用?,杠杆原理,骨 关节 骨骼肌,杠杆,动力,支点,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二、运动的形成,肱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