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
八年级(上)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新知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战舰的 位置…… 怎样确定位置呢。(2)理解平面内确定物体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会确定平面内一个物体的位置. 问题情景 在电影院里如何找。A.2 B.&#177。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Tag内容描述:<p>1、正方形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p><p>2、八年级(上)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新知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 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 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战舰的 位置 怎样确定位置呢?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 个数据; (2)理解平面内确定物体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会确定平面内一个物体的位置. 问题情景 在电影院里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1)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 有什么不同? 问题情景 双号单号 6排3号 3排6号 (2)如果将“8排3号”简记。</p><p>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新版【课后作业】六、P148 联系拓广5. 答案:平均电量是56.5kWh。【举一反三】典例:(2014四川省凉山州)州教育局为了了解我州八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随机抽查了某县部分八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两幅统计图,下面给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 %,并写出该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 ,请补全条形图.(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2)如果该县共有八年级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p><p>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新版【课后作业】一、P121 随堂练习. 答案:解:设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这个两位数是56.【举一反三】典例: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5,这个两位数比十位上的数字的5倍大3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思路引导:表示一个两位数的方法是:十位上的数字乘以10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字。设个位数字为x和十位数字为y,由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5,得y=x+5,由这个两位数比十位上的数字的5倍大31,得10y+x-5y=31,建立方程组,再求解。标准答案:解: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p><p>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新版【课后作业】一、P118 随堂练习1. 答案:解:设一班有x人,二班有y人,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一班有48人;二班有52人【举一反三】1. 典例:某市现有人口30万,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6,农村人口增加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0.8,求该市现在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设这个市现在城镇人口x万人,农村人口y万人,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人口总和(万人)现在一年后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为x,y,城镇与农村人口的和为30万;一年以后城镇人口为(1+0.6)x,。</p><p>6、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新版【课后作业】二、P118 随堂练习2. 答案:第一种情况:表内依次填(2+2.5)x,2.5y,(2+2.5)x+2.5y,其值为36;第二种情况:表内依次填3x,(2+3)y,3x+(2+3)y,其值为36答案为甲每时走6千米,乙每时走3.6千米【举一反三】典例:某工厂2011年的产值为a万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m后,产值是,预计2013年产值比2012年增长n,则2013年的产值是。思路引导:由2012年的产值比2011年增长m,增长的产值为ma万元,2012年的产值为a+ma=a(1+m)万元;2013年比2012年增长的产值为na(1+m)万元,2013年的产值为a(1+m)。</p><p>7、4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推理符号表示为:ABCD,12.谈重点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是推理论证后面两个性质定理的基础;“同位角相等”是在“两直线平行”的前提下才成立的,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要避免一提同位角就以为其相等的错误;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与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公理的条件与结论是互逆的其中判定公理是在已知同位角相等(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推理论证两直线的平行位置关系,是由角到线的推理过程;而。</p><p>8、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里程碑上的数里程碑上的数 1、某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8 天可以完成,需费用 3520 元;若甲单独做 6 天后, 剩余工程由乙单独做,乙还需 12 天才能完成,这样需费用 3480 元。问: (1)甲、乙两人单独完成此工程,各需多少天? (2)甲、乙两人单独完成此工程,各需费用多少元? 答案: 设甲、乙单独做需要 x、y 天,可得方程:将看作是未知数 8 111 126 1 yx yx yx 1 , 1 (换元法) ,原方程变为:(1)甲需 12 天,乙需 24 天;(2)甲单独做费 8 1 1261 nm nm 用 3600 元,乙单独做费用 33。</p><p>9、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感受丰富的现实背景,体验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与方法,能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问一学生:今天你回家,母亲问你在班级中的座位,你会怎样说?(例如:第3小组,第4排)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城市的位置等,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为什。</p><p>10、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探索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知道,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p><p>11、2.2 平方根一、选择题1的平方根是()A2B2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是8的算术平方根B16的平方根是4C是6的平方根Da没有平方根3如果a(a0)的平方根是m,那么()Aa2=mBa=m2C =mDa=m24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CD5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Ba3Ca3Da3二、填空题6若a是(4)2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根是b,则=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8分)7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44,0,8,441,196,1048(6分)解方程:(1)81x2=25;(2)81(x1)2=259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a2和2a1,求a和这个正数10在交通。</p><p>12、第三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2017山东潍坊中考)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她放的位置是()A.(-2,1)B.(-1,1)C.(1,-2)D.(-1,-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A.(2,1)B.(2,-1)C.(-2,1)D.(-2,-1)3.(2017湖南娄底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0),B(0,4),。</p><p>13、课题:1.3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合理抽象出数学模型。课前准备: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学具:用矩形纸片做成的圆柱、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观看图片,引出问题:咱们学校的。</p><p>14、课题: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教学目标: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2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3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明确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p><p>15、勾股定理的应用中考考点链接中考考点链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的应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经常与解直角三角形(以后将会学习)等知识相结合,考题类型较复杂,多以填空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中考真题剖析【中考真题1】(湖北荆州中考改编)如图所示,长方体的地面边长分别为2cm和4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cm.解析:长方形的侧面展开图如图(2)所示,连接PQ,则线段PQ的长度就是蚂蚁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在RtPAQ中,PA=12cm,QA=5cm,由勾股定理,得PQ2=PA2+。</p><p>16、课题: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所给信息,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难点: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寻找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课前准备教师。</p><p>17、勾股定理综合一、选择题1.底边长为10 cm,底边上髙为12 cm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 12 cm B. 13 cm C. 8 cm D. 9 cm2. 以下定理,其中有逆定理的是( )A.对顶角相等B.互为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3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关系abcB.三角形的三边比为123C.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D.三角形的三边为9,40,414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p><p>18、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6.1 平均数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学习难点: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5分钟,学生理解情景,。</p><p>19、3.1确定位置1.如图是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的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分布图,若这个坐标系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表示太和门的点的坐标为(0,-1),表示九龙壁的点的坐标为(4,1),则表示下列宫殿的点的坐标正确的是 ( )A.景仁宫(4,2) B.养心殿(-2,3)C保和殿(1,0) D武英殿(-3.5,-4)2.人们给电脑屏幕上的点也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如果电脑屏幕左下方的点的坐标为(0,0),右上方的点的坐标为(640,480),要在屏幕正中央画一个点,此点的坐标是____3.从甲地出发,向北走400米,再向西走200米到达乙地,从丙地出发,向南。</p><p>20、变量与函数一、选择题1.正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n-2)180,其中变量是 ( )A. BnC和n D、n和1802.在匀速运动中,若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对式子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v,t三个量都是变量B.s与v是变量,t是常量C.v与t是变量,s是常量D.s与t是变量,v是常量3.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是变量,2,r是常量B.r是变量,C是常量C.C是变量,r是常量D.C,r是变量,2是常量4. 要画一个面积为15cm2的长方形,其长为x cm,宽为y cm,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A.常量为15;变量为x,y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