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编号:5004564]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Tag内容描述:<p>1、乘 车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乘车情景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 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3、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谈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二、 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 探索连加师课件出示公共汽车的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一起说:公共汽车师:你们平时见过的公共汽车上人比较多?到一个地方就会停下来,有人上车。</p><p>2、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1、知识: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1)、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数数,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有序的观察图,数数手口一致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仪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p><p>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p><p>4、 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活动一:我们的校园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我们的校园里。</p><p>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一(1)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 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p><p>6、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 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 会认 会读 会写0 10的数 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第二单元 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 获得对 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 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