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脑炎课件课件
边缘性脑炎。病例1。因患者自2008年5月初起情绪低落。不太主动与同事交谈。约半月后左上下肢无力、麻木。但左上下肢无力加重。并发现患者语言明显减少。检查发现意识模糊。解放军第118医院内科。病例特点。临床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等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疾病。对边缘性脑炎的再认识(LE)。这个概念。
边缘性脑炎课件课件Tag内容描述:<p>1、边缘性脑炎,重庆医科大学 神经病学研究所,董为伟,病例1:李X,女,38岁,会计。因患者自2008年5月初起情绪低落,表情淡漠,不太主动与同事交谈,不答理旁人,但工作尚能继续,约半月后左上下肢无力、麻木,行走不稳而住当地医院,在该院头颅MRI检查,考虑“颅内结核瘤”给予抗结核治疗,但左上下肢无力加重,并发现患者语言明显减少,不认识家人及同事,6月中旬转我科诊治,检查发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几无主动语言,吐词亦不清,左上下肢几乎全瘫,病理征(+)。CSF:压力、常规,生化正常。复查头颅MRI(图2)发现T2WI,FLAIR可见两侧。</p><p>2、病例1:李X,女,38岁,会计。因患者自2008年5月初起情绪低落,表情淡漠,不太主动与同事交谈,不答理旁人,但工作尚能继续,约半月后左上下肢无力、麻木,行走不稳而住当地医院,在该院头颅MRI检查,考虑“颅内结核瘤”给予抗结核治疗,但左上下肢无力加重,并发现患者语言明显减少,不认识家人及同事,6月中旬转我科诊治,检查发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几无主动语言,吐词亦不清,左上下肢几乎全瘫,病理征(+)。CSF:压力、常规,生化正常。复查头颅MRI(图2)发现T2WI,FLAIR可见两侧海马、右基底节附近、左侧额、枕多发高信号灶。临。</p><p>3、病例讨论,解放军第118医院 李晟,解放军第118医院内科,解放军第118医院内科,病例特点,一般情况 患者,男,63岁 因“反复意识模糊胡言乱语1周”于2011.02.21 入住中西医结合医院。 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正规服药,血压控制 可。83年换流行性出血热,治愈。2008年行胆囊手术 家族史:一兄有类似发作史,后无再发。,解放军第118医院内科,病例特点,02.23,02.24,03.01,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弥漫性曼波,初步诊断“病毒性脑炎”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治疗,仍反复意识模糊、精神亢奋、幻觉、攻击性、认知下降,02.21,02.22,反复意识模糊、。</p><p>4、Limbic Encephalitis,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系指可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等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疾病。,1968年Corsellis等首次提出“边缘性脑炎”概念,指累及边缘系统的CNS 炎性疾病,亚急性起病,以记忆障碍、癫痫发作和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伴有肺癌并排除脑转移;尸检神经病理显示“炎性反应和变性改变主要位于边缘系统白质的颞部”。认为它是肿瘤相关性疾病,故又称其为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parane oplastic limbic 。</p><p>5、对边缘性脑炎的再认识(LE),概述,边缘性脑炎( limbic encephalitis,LE)是指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边缘性脑炎的认识历程,1968年Corsellis等首次提出“边缘性脑炎”这个概念,认为它是肿瘤相关性疾病,故又称其为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 paraneoplastic limbicencephalitis,PLE)。 直到20世纪90年代可以检测抗神经元抗体(包括抗Hu抗体和抗Ta/Ma2抗体)后,发现并认为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机制,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