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标点符号知识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信中只写了一个问号。信 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专题知识。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一.标点符号的分类。(1)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和分号。(2)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专题三 标点符号。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知识Tag内容描述:<p>1、标点符号专题知识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2006杭州中考)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2007年中考)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p><p>2、标点符号基本知识梳理(一) 2011-07-13 14:03:1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7种)和标号(5种)。1.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分为:(1)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冒号和分号;(2)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2.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主要分为: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二12种标点符号用法介绍:1. 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注意: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p><p>3、专题三标点符号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并正确使用”。能力层次为B:理解。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测试,素材语句主要来源于报刊和教材,重点考查书名号、顿号、括号和问号,以及引号和其他点号的连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p><p>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方式出现。 2、从命题特点来看,其命题特点主要有:着眼应用,主要考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不考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着重考人们常用的易错的标点,1990年至1998年以及2004年考查频率最高的是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总是融标点使用、句意理解为一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p><p>5、标点符号知识综合复习,总论,常见标点符号共16种,分标号和点号两种。 标号 9 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着重号;点号7种,即:问号,句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具体用法讲解,一 句号,(一)陈述完了之后的停顿。 如: 1,现在还早,他正在休息呢。 2,他在街上走,人也看他,然而不说什么话,阿Q当初很不快,后不便很不平。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陈述句的语调是平的),(二)语气较弱的祈使句,句尾加句号,二 问 号,一,用于问句的末尾,但必须有疑问语气,需要对方给予明确的回。</p><p>6、标点符号知识综合复习,总论,常见标点符号共16种,分标号和点号两种。 标号 9 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着重号;点号7种,即:问号,句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具体用法讲解,一 句号,(一)陈述完了之后的停顿。 如: 1,现在还早,他正在休息呢。 2,他在街上走,人也看他,然而不说什么话,阿Q当初很不快,后不便很不平。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p>
【标点符号知识】相关PPT文档
标点符号知识综合复习.ppt
《标点符号知识》PPT课件.ppt
标点符号知识综合复习
【标点符号知识】相关DOC文档
标点符号专题知识.doc
标点符号基本知识梳理.doc
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三标点符号知识整合.docx
正确使用标点符知识概括.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