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氢原子理论
康普顿效应(1920-1922 年)。当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15-3-1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规律。1. 波长的改变量 -0 随散射角θ的增加而增加。波长的改变量 - 0 都相同。15.3 康普顿效应 15.4 波尔的氢原子理论。散射线中有两种波长 0 、 。经典理论只能说明波长不变的散射。
玻尔氢原子理论Tag内容描述:<p>1、1,第19章 原子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2,0 引言,但是量子力学却将它们统一了起来,并且大大地扩充了人们的眼界,量子力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 旧量子力学时代,1913年物理学家玻尔(NBohr)根据卢瑟福(Rutherford)原子模型及氢原子光谱提出了氢原子理论,初步奠定了原子物理基础。,经典物理中要将光看成是电磁波,而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中却要将光看成一颗颗微粒 - 这两种图象很难想像能将它们统一起来。,3,2 新量子力学时代,1924年,德布罗意(L. V. de Broglie, 1892-1987) 提出了。</p><p>2、15-3 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1920-1922 年):当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散射光中不仅有与入射光相同的波长成分,更有波长大于入射光波长的成分。,15-3-1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规律,3. 对于原子量较小的散射物质,康普顿散射较强,反之较弱。,1. 波长的改变量 -0 随散射角的增加而增加。,2. 对不同的散射物质,只要在同一个散射角下,波长的改变量 - 0 都相同。,经典理论遇到的困难;,引用光子理论可解释!,15-3-2 康普顿效应的量子解释,较轻原子外层电子的电离能:几个电子伏,X射线的光子能量:104-105eV,电子热运动能量:约10-2eV,X 射线散射的。</p><p>3、15.3 康普顿效应 15.4 波尔的氢原子理论,第15章 量子物理, ,一、实验规律,15. 3 康普顿效应,的增大而增大。,随散射角 ,X 光管,光阑,散射物体,探测器,散射线中有两种波长 0 、 ,,二、经典物理的解释,经典理论只能说明波长不变的散射,而不能说明康普顿散射。,电子受迫振动,同频率散射线,发射,单色电磁波,说明,受迫振动0,照射,散射物体,三、光子理论解释,能量、动量守恒,1. 入射光子与外层电子弹性碰撞,外层 电子,(1),2. X 射线光子和原子内层电子相互作用,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碰撞时光子不损失能量,波长不变。,原子,自由电子,0,内层电子。</p><p>4、单元十二 氢光谱 玻尔氢原子理论 波粒二象性 一 选择题 1 使氢原子中电子从的状态电离 至少需要供给的能量为 C 已知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A B C D 2 由氢原子理论 当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时 可发射 C A 一种波长的光 B。</p><p>5、一 原子结构之谜 1 原子内部的正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 1 原子的 葡萄干馅饼 模型 正电荷构成原子的主体 象果冻一样 电子象黑芝麻一样镶嵌其中 2 原子的 行星式 模型 正电荷集中了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 集中在原子中心极小的区域内 构成原子核 电子在外围绕原子核运转 就象行星绕太阳一样 下一页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如何用实验来证明球体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是全部集中在中心极小的区域形成 硬心 还是均。</p><p>6、第19章 原子的量子理论,19.1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9.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19.3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引言:量子力学发展史,1、 经典物理的困难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线系 2、 旧量子论 (半经典半量子理论) 普朗克能量子论(1900)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1905) 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方程 光子的能量-动量关系 玻尔的氢原子量子理论(1913) 1。</p><p>7、第 25 章 玻尔的原子量子理论,一、经典理论对原子结构存在的困难,1. 氢原子光谱,里德伯常数的实验值:,2. 巴尔末系的里德伯公式(1885),1,经验公式,赖曼系:,帕邢系:,布喇开系:,普芳德系:,3. 广义的巴尔末公式:(氢原子光谱的其它线系),紫外区,红外区,实验表明:,2,经典理论的解释:,1)根据原子的有核模型,原子能量为:,向心力作用, 电子加速运动, 辐射电磁波, 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