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及流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特制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Tag内容描述:<p>1、青山区中医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及流程一、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药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生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类别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洞、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p><p>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及流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鼓励全院各科室、每位职工能够及时、主动积极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或隐患缺陷,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陕西省卫生厅印发医疗机构重大。</p><p>3、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特制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一、不良事件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二、上报范围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成伤害。</p><p>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结合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本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具体如下一、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等级划分: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p><p>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达到国家卫生计委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鼓励全中心各科室、每位职工能够及时、主动、方便地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或潜在风险,结合卫生部评审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对不良事件进行全面报告,可增强全中心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不良。</p><p>6、医疗事故防范制度1、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的组织体制,自上而下,统一认识,加强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本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由院领导、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职能部门科长和部分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相关医学专家组成。科室成立科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住院总医师及医疗组长组成。合理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即:院领导、职能部门科长负责全院、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各医疗组长负。</p><p>7、理塘县人民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p><p>8、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实施,定 义,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预期的,或潜在的危险事件。(JCI),JCI相关条款,MMU 2.1 医疗机构有监督用药目录和药物使用的措施。(新药引进使用时的不良事件) MMU 7对患者用药疗效进行监测。 (医疗机构应按照要求建立报告药物不良事件的机制,并规定报告的时间要求。 ) QPS 14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信息传达到全体员工。 (不良事件的通报),QPS6数据反映不良趋势和变异时,应对数据进行分析。 (强调不良事件的分析) QPS8达到和保持质量与安全的改进。 (对数据进行分。</p><p>9、管理观察 2013 年 4 月下旬刊 121 葛良君陈芳洲李佳陆燕 加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设的若干研究及探讨 【 摘要】患者安全是医院工作的基本原则,而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建立 安全医疗体系的第一步。 本文就医疗不良事件的概念、报告原则、程序、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 关键词】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 题,各地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医疗风险和患者安 全问题日渐成为突出的焦点问题,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