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原则
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一 补液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 先胶后晶 先浓后浅 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 缺啥补啥 注 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 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 尿量 500ml 若发热病人 30...一、补液补液原则。
补液原则Tag内容描述:<p>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液的原则 (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p><p>2、静脉输液原则,1,静脉输液的目的,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患者。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患者。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2,液体的种类,晶体溶液 晶体溶。</p><p>3、外科补液,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普通外科张圣林,一、体液平衡,(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p><p>4、一、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 当天额外损失量 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20 mmol/h。 浓度一般1000m。</p><p>5、补液的原则 (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3)补液时,一般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4)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5)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p><p>6、重症补液原则补 液(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p><p>7、补液原则,孙小勇,几种常见条件下的补液,正常条件下 水钠代谢失常 钾代谢失常 酸碱平衡失常,正常人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水排泄的主要调节,1、抗利尿激素 2、醛固酮 3、肾:主要影响尿量的是远端肾小管对水的 主动重吸收 4、其他:心钠素,失水的分类,一、高渗性失水,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血钠145mmol/L 二、等渗性失水 三、低渗性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 血钠130mmol/L,低渗性失水的原因,1、补充水分过多 高渗性或低渗性失水时,补充水分过多 2、肾丢失 有一下原因: 过量使用噻嗪类、依他尼酸、呋塞米等排钠性 利尿药 肾小管中存在大量。</p><p>8、以中心静脉压(CVP)为指标的52法则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5l0cm H2O ,CVP和血压同时降低,表 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CVP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予强心药;CVP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 10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1,若血压升高,CVP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为心功能不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