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微生物标本
临床微生物室 日常标本的采集。血培养采集运送规范。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微生物标本采集。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选择准确的解剖部位、合适的时间采集标本。6.采样后立即送检或床旁接种 7. 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
采集微生物标本Tag内容描述:<p>1、临床微生物室 日常标本的采集,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李慧平,血培养采集运送规范,血培养采集运送规范,血培养采集运送规范,血培养采集运送规范,脑脊液标本采集送检规范,采集时间: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采集方法:通常用腰穿的方法采集脑脊液,整个过程需以最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进行。采集量应2ml。 标本运送:抽取出之脑脊髓液分置于无菌试管内,迅速送至细菌室。如不能立即送检,将标本保存于35温箱或室温,不可放置于冰箱。,痰标本采集运送规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生殖道标本采集送检规范,应由临床医师采集,用无菌棉拭子采。</p><p>2、微生物标本采集,细菌学检验误差分布,55%,41%,4%,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选择准确的解剖部位、合适的时间采集标本; 5.采集足够量的标本,以保证检测的阳性率; 6.采样后立即送检或床旁接种 7. 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8.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9.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一、血液、静脉导管标本,1.采集指征 发热(38C),寒战 白细胞增多,特别有“核左移”,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皮肤粘膜出血,昏迷,。</p><p>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第三十八章,标本采集原则,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集。 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p><p>4、2020/11/8,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2020/11/8,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示意,临床标本,留取,环节一,运送,实验室,环节二,分析前,分析中,标本合格?,环节三,接种,培养,检测,门诊病房诊所,不合格,合格,环节四,环节五,分析后,报告,环节六,SOP,QC,IQ,培养基、冰箱 温箱、气体,直接检测,仪器设备、试剂,EQA标本,标本合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