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截面形心位置。面积矩。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Tag内容描述:<p>1、材料力学常用公式 1. 外力偶 矩计算公式 (P功率,n转速) 2. 弯 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3.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杆件横截面轴力FN,横截面面积A,拉应力为正) 4.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夹角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5. 纵 向变形和横向变形(拉伸前试样标距l,拉伸后试样标距l1;拉伸前试样直径d,拉伸后试样直径d1)6. 纵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7. 泊松比 8. 胡克定律 9. 受多个力作用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 10. 承受轴向分布力或变截面的杆件,纵向变形计算公式。</p><p>2、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外力分类: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可沿该截面把构件切开成两部分,弃去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研究(2)在保留部分的截面上加上内力,以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用。(3)根据平衡条件。</p><p>3、3 截面的几何参数序号公式名称公式符号说明(3.1)截面形心位置,Z为水平方向Y为竖直方向(3.2)截面形心位置, (3.3)面积矩,(3.4)面积矩,(3.5)截面形心位置,(3.6)面积矩,(3.7)轴惯性矩,(3.8)极惯必矩(3.9)极惯必矩(3.10)惯性积(3.11)轴惯性矩,(3.12)惯性半径(回转半径),(3.13)面积矩轴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3.14)平行移轴公式4 应力和应变序号公式名称公式符号说明(4.1)轴心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4.2)危险截面上危险点上的应力(4.3a)轴心拉压杆的纵向线应变(4.3b)轴心拉压杆的纵向绝对应变(。</p><p>4、材料力学,公式总复习,一、基本变形,刚度条件,内力,1、积分法 2、叠加法,变形,强度条件,应力,外力,弯曲,扭转,拉伸与压缩,二、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1、一点处的应力状态,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1)斜截面上的应力,(2)主平面和主应力,(3)应力圆,s,O,t,C,s,2,F,A,1,B,1,B,2,A,2,D,1,D,2,E,t,x,t,y,s,y,s,x,s,1,2,a,0,2,a,应力圆和单元体的对应关系:,圆上一点,体上一面; 圆上半径,体上法线; 转向一致,数量一半; 直径两端,垂直两面。,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最大剪应力,4、应力应变关系,主应力,三向应力圆,(1)广义胡克定律:,(2。</p><p>5、材料力学常用公式 1 外力偶矩计算公式 P功率 n转速 2 弯矩 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式 3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杆件横截面轴力FN 横截面面积A 拉应力为正 4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计算公式 夹角a 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转至外法线的方位角为正 5 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 拉伸前试样标距l 拉伸后试样标距l1 拉伸前试样直径d 拉伸后试样直径d1 6 纵向线应变和横向。</p><p>6、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p><p>7、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p><p>8、材料力学重点及其公式 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3)稳定性要求。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4)小变形假设。 外力分类: 表面力、体积力;静载荷、动载荷。 内力: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即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因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 截面法:(1)欲求构件某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