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

(15 分) 二、梁的受力如图。杆的截面积为A。试求杆的内力和A点的铅垂位移。2.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1.5 构件的强度是指(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题一、1图。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Tag内容描述:<p>1、1 一、绘制该梁的剪力、弯矩图。 (15 分) 二、梁的受力如图,截面为 T 字型,材料的许用拉应力+=40MPa,许用压应力-=100MPa。试按正 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20 分) mkNq/20 kN20 mkN 160 AB CD m8m2 kNFCY148kNFAY72 m2 30 170 30 200 q=10KN/m P=20KN A BC C D 2m3m 1m Q M 2 三、求图示单元体的主应力及其方位,画出主单元体和应力圆。 (15 分) 四、图示偏心受压柱,已知截面为矩形,荷载的作用位置在 A 点,试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压应力并标出 其在截面上的位置,画出截面核心的形状。(15 分) 30 20 50 单位:MPa A(yp,zp) y z。</p><p>2、材料力学模拟考试题1一、计算题(共6题,70分)1(10分)图示水平放置圆截面直角钢杆(),直径,试校核该杆的强度。 2(10分)悬臂梁受力如图,试作出其剪力图与弯矩图。3(10分)图示三角架受力P作用,杆的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试求杆的内力和A点的铅垂位移。4(15分)图示结构中CD为刚性杆,C,D处为铰接,AB与DE梁的EI相同,试求E端约束反力。5. (15分) 作用于图示矩形截面悬臂木梁上的载荷为:在水平平面内P1=800N,在垂直平面内P2=1650N。木材的许用应力=10MPa。若矩形截面h/b=2,试确定其尺寸。6(10分) 某塑性材料,其屈服极限。</p><p>3、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60小题)1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微小弹性变形问题,因此在研究构件的平衡与运动时,可不计构件的变形。( )2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而材料的力学性质又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 )3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截面上某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4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所发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均称为变形。( )5截面上某点处的总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该截面的正应力和与该截面相切的剪应力,它们的单位相同。( )6线应变和剪应变都是度量构件内一点处变。</p><p>4、材料力学-2绪 论一、 是非题 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 ) 1.2 内力只能是力。 ( ) 1.3 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 ) 1.4 截面法是分析应力的基本方法。 ( ) 二、选择题 1.5 构件的强度是指( ),刚度是指( ),稳定性是指( )。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B.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C.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 )在各点处相同。 A. 应力 B. 应变 C. 材料的弹性常数 D. 位移 1.7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p><p>5、课程名称:材料力学一、判断题(共266小题)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A )2、内力只能是力。( B )3、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A )4、截面法是分析应力的基本方法。( B )5、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刚度。( B )6、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强度。( B )7、构件在原有几何形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构件的稳定性。( A )8、连续性假设,是对变形固体所作的基本假设之一。( A )9、材料沿不同方向呈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一性质称为各向同性。( B )10、材料力学只研究处于完全弹性变形的。</p><p>6、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A卷)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 分一、 选择题(20分)题一、1图1、图示刚性梁AB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载荷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A1A2B、A1 A2C、A1=A2D、A1。</p>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相关DOC文档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doc
材料力学试题集和答案.doc
大学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题库.doc
材料力学题库含答案.doc
材料力学题库及答案.doc
材料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全.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