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编号:3850052]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 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1、 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p><p>2、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1、 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5解理刻面:这种大。</p><p>3、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整理版)1、 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p><p>4、第一章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弹性比功弹性比功:又称为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 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塑性变形前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 eee a 2 1 = e a 弹性比功; e 弹性极限; e 最大弹性应变 滞弹性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循环韧性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包申格效应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约为 1%4%) ,卸载后再 同向。</p><p>5、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整理版)1、 解释下列名词。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p>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相关DOC文档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相关PDF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