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A.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16。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l、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C、出现了阶级 D、国家的产生。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Tag内容描述:<p>1、西安交通大学远程教育2013年招生简章http:/www.hbpx.net/wangyuan/edu_cx.asp?id=31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财政与金融入学考试复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财政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C)A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B分配方式是国民收入再分配C分配主体是国家D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属于 (B)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补偿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3。</p><p>2、财政与金融各章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财政总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该题的括号内)。l、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A、产生了氏族议事会 B、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C、出现了阶级 D、国家的产生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税收 B、田赋 C、公债 D、发行货币3、财政分配的客体主要是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 )A、C B、V C、CM D、M4、在社会产品的诸分配中,财政分配是分配的( )A、辅助环节 B、补充环节 C、主导环节 D、中间环节5、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中。</p><p>3、一、 单项选择题(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对( )进行集中性分配活动。A部分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 C剩余产品 D企业生产的产品2. 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无法完全具备完全竟争市场的条件,因而不能实现帕雷托最优,这样就产生了( )A市场短缺 B市场失灵 C市场干预 D市场过剩3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出等手段对参与分配的各主体和利益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公平合理的分配目标,这是财政的( )职能A调节职能 B参与职能 C分配职能 D公平职能4 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p><p>4、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资源配置 2、规费收入 3、金融工具 4、保证贷款5、购买支出 6、基本建设投资“拨改贷” 7、证券收益率 8、汇率 答案:1、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3、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证明债务人的义务和债权人权利的证书,称为金融工具。4、是指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客户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p><p>5、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A. 政治和文化 B. 经济和政治C. 经济和效益 D. 政治和历史2、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 )。A. 捐税 B. 公债C. 国家预算 D.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3、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 )制下财政范畴的延伸。A. 奴隶 B. 封建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4、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 )形式。A. 货币 B. 实物C. 劳役 D. 货币和劳役5、财政属于( )范畴。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6、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财政部门 B. 党政部门C. 国家或政府 D. 各级人大7、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p><p>6、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A. 政治和文化 B. 经济和政治C. 经济和效益 D. 政治和历史2、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 )。A. 捐税 B. 公债C. 国家预算 D.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3、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 )制下财政范畴的延伸。A. 奴隶 B. 封建C. 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4、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 )形式。A. 货币 B. 实物C. 劳役 D. 货币和劳役5、财政属于( )范畴。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6、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财政部门 B. 党政部门C. 国家或政府 D. 各级人大7、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p>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相关DOC文档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13年专升本《财政与金融》入学测试复习题.doc
《财政与金融》各章复习思考题.doc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doc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doc
财政与金融经典复习题
财政与金融经典复习题17页全面优秀版优秀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