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的电
③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被测金属丝、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测量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
测定金属的电Tag内容描述:<p>1、图1 图5 图6 图7 图8 答案 (1)0.183(0.1810.185) (2)V1 A1 R1 图9 答案 (1)200 图11 创新实验 答案 A 答案 AD 图12 答案 3.8(3.73.9均可) 图13 图14 答案 10.40 2.720 图15 答案 1.70 0.48 0.485103 图16 图18 图17 答案 (1)24.1224.14 0.5180.519 (2)偏小 (3)见解析图 图19 图20 答案 (1)BD (2)6.005 (3)见解析图 78105 m 返回。</p><p>2、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一、 实验原理:用测量电阻的方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伏安法、伏伏法、安安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用米尺测量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L;(在拉直状态下,测三次取平均值)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计算出其横截面积S;(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测三次取平均值)据电阻定律R=L/S,计算出电阻率=RS/L=d2U/4ILPS:为避免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应使时间尽量短,电流尽量小;此电路一般采用外接式,且应使电表示数偏转较大,以减小读数误差;数据处理:多次测量U、I值,求出电阻之后,再对电阻取均值利用U-I图像。</p><p>3、实验8.2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考题实战 掌握高考脉搏1(2014福建卷,19)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要估读到0.1 mm.游标卡尺读数为4 mm100.02 mm4.20 mm.【答案】60.104.202. (2014课标卷,2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 ,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 ,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R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p><p>4、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各种常用电学仪器以及正确读数。2.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以及正确读数。3.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由R=LS,得=RSL=d2R4L。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导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各测一次,取直径d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p><p>5、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金属丝的两端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5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p><p>6、第2课时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解读实验,科学探究,典例研析,解读实验 掌握基础,科学探究 突破核心,(2)利用若干组电流、电压的各组对应数据作U-I图线,由斜率求出.,二、误差分析,三、注意事项 1.先测直径,再连电路.然后在拉直的情况下,测量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2.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3.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阻值最大处. 4.电流不宜太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金属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四、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