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常见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使学生能够利用学会的综合知识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堂观察报告。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Tag内容描述:<p>1、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活动目的: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通过活动,学生理解物体浸没水中的体积与其中部分水体积的关系,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常见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掌握测量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训练和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活动准备:长方体的盒子、桶、刻度尺、竹签、水、沙子、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p><p>2、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利用学会的综合知识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初步感受“等积转换”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引入课题。1.直观展示。教师出示各类物体,有规则。</p><p>3、小学数学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堂观察报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是国际数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总体目标也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p><p>4、排水法测不规侧物体的体积,一复习旧知识,某邮政运货车,车厢是长方体。从里面量长3m,宽2.5m,高2m。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5L=( )ML 32ML=( )L 4.05L=( )ML 2 =( )ML 8.09 =( )L,5000,0.032,4050,2,8.09,判断 1、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相同的( )。 2、一瓶果粒橙饮料的容积约为600L( ). 3、一个瓶子装了900mL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