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和地基
一直是改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由于地震引起建筑所在场地产生滑坡、地陷、地裂或错位等地面大变形。1.1.2.3 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大小用可松性系数表示。V1 ——土在自然状态的体积。V2 ——土挖出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3——挖出的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
场地和地基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2.1 概述,一、地震的破坏作用,要正确地进行抗震设计,必须对建筑的震害有所了解。虽然迄今为止有很多地震的破坏现象还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和防止,但是从震害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设计错误,一直是改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根据以往震害经验,导致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分以下三种:,1、地面变形:由于地震引起建筑所在场地产生滑坡、地陷、地裂或错位等地面大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物形成直接危害造成建筑物的破坏。,2、地基失效:地震引起建筑场地的沙土液化、软土震陷等造成地基失效,致使上部建筑发生破坏。</p><p>2、1.1.2.3 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大小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 式中ks最初可松性系数; ks最终可松性系数; V1 土在自然状态的体积,m3; V2 土挖出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 V3挖出的土经回填压实后的体积,m3。,1.1 土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1.1。 【例1.1】某土方工程需回填土方量100 m3 ,已知土的可松性系数为ks=1.2,ks=1.05,外运取土,问需取多少土?,1.1 土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1.2.4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p><p>3、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2.1概述,一、地震的破坏作用,要正确地进行抗震设计,必须对建筑的震害有所了解。虽然迄今为止有很多地震的破坏现象还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和防止,但是从震害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设计错误,一直是改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根据以往震害经验,导致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分以下三种:,1、地面变形:由于地震引起建筑所在场地产生滑坡、地陷、地裂或错位等地面大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物形成直接危。</p><p>4、2020/8/23,1,第三章 场地和地基,3.1场地地段和场地类别的划分 不同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土的刚性(即坚硬或密度程度)的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在坚硬地基上,通常是结构破坏;在软弱地基上,则有时是由于地基失效所引起的,且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地震破坏一般比坚硬地基上较为严重。,2020/8/23,2,第三章 场地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