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编号:11931423]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办法。为加强厂内机动车辆的管理。保证车间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1.1本办法适用于厂内各种机动车辆。1.2厂内机动车辆由车辆在籍单位负责管理。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提高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定。本标准规定了对厂内机动车辆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Tag内容描述:<p>1、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办法为加强厂内机动车辆的管理,提高厂内机动车辆完好率,保证车间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1、 总则1.1本办法适用于厂内各种机动车辆。包括:叉车、电瓶车、汽车。1.2厂内机动车辆由车辆在籍单位负责管理,汽车队、机电科、安监科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2、 驾驶员2.1驾驶员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的安全培训,获得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持有效证件上岗;2.2驾驶员必须积极参加公司、车间及班组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对考试不合格的驾驶员要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的再次补考的每次罚款20元,直至。</p><p>2、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7 页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提高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保障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本制度所称厂内机动车辆,是指限于厂区范围内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二)安全技术要求1.车辆应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2.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3.全车各部位在发。</p><p>3、xxxxx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p><p>4、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厂内机动车辆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含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2 职责2.1 安全保卫主管部门负责厂内机动车辆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厂内机动车辆的 年、季、月度及日常检查。2.2 设备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厂内机动车辆的固定资产管理。2.3 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2.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的厂内机动车辆的维护、保养、检查、维修等管理工作。3 管理内容和方法3.1 对厂内机动车辆的要求3.1.1 。</p><p>5、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强化车辆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确保车辆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 驾驶员入厂规定1、人事部负责机动车驾驶员入厂的手续审查工作。机动车驾驶员入厂时,应查验驾驶证等相关证件,并将检查的相关记录进行存档。对未取得相关证件的驾驶人员,一律不允许办理入职手续。每月底,人事部应将当月机动车驾驶员的入厂登记情况送报一份至安全部。2、对于已入厂但未有驾驶证的机动车驾驶员,公司宽限半年时间进行考证,在半年期限到达后,仍然未取得驾驶证的人员将停止。</p><p>6、精选资料xxxxx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p><p>7、场内机动车使用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6年4月20日 一 目的 为了规范场内机动车使用的管理 提高场内机动车的工作效率 增加场内机动车使用寿命 规范机动车的维护保养 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供销集团再生资源交易所E地块项目自有及各分包队伍的场内机动车辆 三 管理职能分工 安全部 负责管理机动车辆使用的部门 物资部 负责管理机动车的维修及保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