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目标。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且q。A.p或q为真。非q为假 B.p或q为真。C.p且q为假。非p为假 D.p且q为假。p或q为真。所以p∨q为真命题。p∧q是假命题。q为假命题.所以C判断。1.掌握逻辑联结词。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习目标。理解逻辑联结词。下列各组命题中。
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Tag内容描述:<p>1、1.3.3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中严密性品质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 1、正确理解命题 “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 “P”.教学。</p><p>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本试卷满分70+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命题:54或45;93;若ab,则a+cb+c;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0B1C2D32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p且q”为假,“p”为真的是 ( )Ap:3为偶数;q:4为奇数Bp:3+2=6;q:53Cp:aa,b; q:aa,bDp:QR; q:N=N3已知命题p:33,4,q:33,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p或qBp且qCpDp 或q4设p,q是两个命题,则复合命题“p或q”为真, “p且q”为假的充要条件是 (。</p><p>3、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已知p:2+2=5,q:32,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p或q为真,非q为假B.p或q为真,非p为真C.p且q为假,非p为假D.p且q为假,p或q为真【解析】选C.对于命题p:2+2=5,是假命题;对于q:32,是真命题.所以pq为真命题,pq是假命题,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所以C判断错误.2.已知条件p:|x+1|2,条件q:5x-6x2,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因为p:|x+1|2,所以x1或xx2,所以2<x<3,所以qp,所以pq,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设命题p:函数y=sin2x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q:函数y=cosx的图象。</p><p>4、1.3.1且 1.3.2或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能力目标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的培养。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高考知识点扫描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判断真假。教学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Pq”真假。</p><p>5、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主备人: 学生姓名: 得分: 学习目标: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学习难点: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用法学习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1、 导入亮标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12能被3整除;12能被4整除;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2)27是7的倍数;27是9的倍数;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3) 方程有实数根; 方程无实数根问题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且、或、非”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例子?二、自学检测归纳。</p>
【常用逻辑用语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