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第
1.灵活利用处理与逻辑联结词相关的问题。2.简单命题。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第7课时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命题的组合。第1课时 四种命题。1.给定两个命题p。
常用逻辑用语第Tag内容描述:<p>1、第5课时 课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学习目标】1.灵活利用处理与逻辑联结词相关的问题;2.知道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问题情境】1.命题中的“___”、“___”、“___”称为逻辑联结词2.简单命题: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由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联结而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3.若 p:42,3,q:22,3,则“pq”是_____命题,“pq”是_____命题“(pq)”是_____命题,“(pq)”是_____命题“(p)是_____命题”(用“真”“假”填写)【合作探究】 1.“p是真命题”是“p或q”为真命题的 条件,是“p。</p><p>2、第7课时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实例,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3.进一步提高利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准确、简洁地叙述数学内容的能力。【问题情境】一. 对于下列命题:(1)所有人都喜欢网络游戏;(2)存在有理数x,使x2-2=0;(3)对所有实数x,都有|x|0. 思考:1、“所有人都不喜欢网络游戏”是不是命题(1)的否定?如何对命题(1)进行否定?命题xM,p(x)xM,p(x)命题的否定2、“存在有理数x,使x2-20”是不是命题(2)的否定?如何对命题。</p><p>3、第6课时 量 词【学习目标】1.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定义和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定义2.进一步提高利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准确、简洁地叙述数学内容的能力【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命题:(1)所有的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保护;(2)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x20;(3)存在有理数x,使x2-2=0.思考:命题(1)中的“所有的”含义是什么?是否存在合法权益不受到宪法的保护的中国公民呢?命题(2)中的“任意的”含义是什么?是否存在使x20不成立的实数x?命题(3)中的“存在”表示的。</p><p>4、第4课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简单 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能正确的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问题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命题的组合,并学会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问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不是,请你将它改为命题的形式115; 3是15的约数吗? 0.7是整数; x8问题2:(1)6可以被2或3整除; (2)6是2的倍数且6是3的倍数; (3)不是有理数;这些命题与前面的命题在结构上有什。</p><p>5、第1课时 四种命题【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2.会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3.会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别命题的真假.【问题情境】1.什么叫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所有的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2.下列语句是命题吗?(1); (2)如果,那么; (3) 明天会下雨吗? (4) 对顶角相等.3.看以下4个命题: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p><p>6、第4课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简单 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能正确的利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容;【问题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形式等简单命题的基本框架本节内容,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命题的组合,并学会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问题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不是,请你将它改为命题的形式115; 3是15的约数吗? 0.7是整数; x8问题2:(1)6可以被2或3整除; (2)6是2的倍数且6是3的倍数; (3)不是有理数;这些命题与前面的命题在结构上有什。</p><p>7、第4课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基础达标(水平一 )1.给定两个命题p,q.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qp等价于pq,p/ q等价于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2.给出命题p:33;q:函数f(x)=在R上的值域为-1,1.在下列三个命题:“pq”“pq”“p”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解析】p为真命题.对于q,因为f(x)对应的函数值只有两个,即1或-1,所以f(x)的值域为1,-1,所以q为假命题,所以pq为假,pq为真,p为假.【答案】B3.在一次跳高比赛前,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