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城市功能区。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与城市Tag内容描述:<p>1、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本章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整体性地认识城市和城市规划,使学生能够确立起正确的城市观和规划观,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奠定基础。学习重点:掌握城市、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体系的概念,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本质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二、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第二节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一、规划的概念二、规划的特征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p><p>2、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级抓基础1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某城市一日不同功能区停车率变化图,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A和B和C和 D和解析:住宅区和商业区人流、车流昼夜差别很大,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答案:C(2015四川卷)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完成23题。2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C住宅区 D工业区3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 D沟。</p><p>3、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变化,并解释其形成原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2城市功能区(1)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分布特征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p><p>4、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课程标准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重点)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重难点)3.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4.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及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是不同的。(重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城市的空间结构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概念:构。</p><p>5、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2018安徽安庆测验)汉堡是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港口城市,由水路和高速公路与其他城市甚至整个欧洲大陆相联系,沿轴线呈放射状发展。旧城是现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为保护古城历史风貌,旧城的发展受到严格管制。在通往西部港口中,为了应对恶劣天气,建设了人行天桥路网体系,将各个办公建筑联系起来。据此完成第12题。1适宜在汉堡旧城区布局的是(A)A住宅区、商业区、风景区B工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C行政区、商业区、仓储区D工业区、行政区和住宅区2在西区建设人行天桥路网的最主要目的(D)A方便。</p><p>6、第八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5年面积分布图与20052015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下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B.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小C.C功能用地增加面积最大D.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近日,高德地图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第三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中,哈尔滨排名第一,济南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三,昆明排名第四。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2017内蒙古赤峰宁城一模)与昆明城市交通拥堵关联。</p><p>7、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常见功能区:功能区分布特征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 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p><p>8、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2017河南一模)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 )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2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第1题,图示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和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图中铁路沿线城镇带分布于水资源丰富区。第2题,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越全面,城镇间距离越远(区域内密度越小);城镇等级越低,。</p><p>9、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常见功能区:功能区分布特征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 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p><p>10、第二讲城市化一、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3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城市化水。</p><p>11、第19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西重点中学质检)下面是某市新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 A工业区。</p><p>12、第19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018大连模拟)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p><p>1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 世界有50 的人口居住 生活在城市 从城市的个体来看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 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 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从城市的群体来看 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 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 原有的城市在扩大 新的城市不断出现 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也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0111227 周宜亮 考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