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植物状态
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旷水红。广东 广州5 1 0 0 1 0 【 主题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护理。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与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终止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本质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持续性植物状态。永久植物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Tag内容描述:<p>1、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旷水红, 刘敏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高压氧科, 广东 广州 【 主题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护理;家庭心理学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急救医学的发展使 得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而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急剧增 多。由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 加之 病程长、 并发症多, 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现将 创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采取的护理对策 总结如下。 持续植物。</p><p>2、持续植物状态诊疗常规(2011版)持续植物状态是指因颅脑外伤或非外伤性病因导致的植物状态持续1月以上,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觉追踪,可有自发无意义苦笑,对痛刺激有回避动作,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大小便失禁,存在觉醒-睡眠周期的一组疾病。相当于中医尸厥病范围。一、 诊断本病参照1996年2001年我国在南京召开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制定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诊断标准:1996。</p><p>3、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与治疗,PVS国内研究概况,1972年Jennett和Plum在柳叶刀杂志上首先提出PVS以来,国内多以植物人命名进行研究。 1989年人体胎脑移植治疗植物人(陆建智报道)。 1990年胞二磷胆碱加功能锻炼治疗植物人(冯淑珍报道)。 1991年开展了脊髓脊柱刺激治疗植物人(裴柏枫报道)。 1994年利用经络导平治疗植物人(张绪珍报道)。 1996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南京会议召开有关植物状态的专题会议上,提出了植物状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1996年利用音乐、光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杨树发报道)。 1998年高压氧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p>4、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终止治疗,王精 理科1105,目录,Jennett和Plum首先于1972年提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本质是“患者长期处于缺乏对外部环境适应性反应的一种醒觉状态;患者缺乏任何能够证明其具有接受或发出信息的智力功能的证据”。 1994年美国对持续植物状态下的定义为:“患者完全失去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知,有睡眠、醒觉周期,下丘脑及脑干的自主功能完全或部分保存”。,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本质,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国际间尚未统一。 英美主张从发病起到意识障碍持续1个月以上为植物状态诊断标准; 日本主张以3个月为标准,其他欧洲。</p><p>5、持续性植物状态,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ermanent vegetable state,PVS,别名,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持续性发育状态;持续性生长状态;类昏迷状态;永久植物状态,类别,神经内科/常见症状,ICD号,R41.8,概述,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Jennett和Plum首先于1972年提出的,意指人严重脑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缺乏意识活动,丧失语言,而仅保留无意识的姿态调整和运动功能的状态。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是指机体能生存和发展,但无意识和思维,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