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
知识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那么命题p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0&lt。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热点命题&#18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Tag内容描述:<p>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知识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梳理(1)当命题“如果p,则q”经过推理证明判定为真命题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__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__条件这几种形式。</p><p>2、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6甘肃通渭县高二检测)设p:11,则p是q成立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11,而 2x111,n0,n1”是“log(x2)1即x1,而x1x1,反。</p><p>3、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设xR,则x2的一个必要条件是()A.x1B.x3D.x3时,一定有x2.2.若aR,则“a=2”是“(a-1)(a-2)=0”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D.无法判断【解析】选A.若“a=2”,则“(a-1)(a-2)=0”,即a=2(a-1)(a-2)=0.若“(a-1)(a-2)=0”,则“a=2或a=1”,故(a-1)(a-2)=0不一定能推出a=2.3.设向量a=(2,x-1),b=(x+1,4),则“x=3”是“ab”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D.无法判断【解析】选A.当x=3时,a=(2,2),b=(4,4)所以a=b,所以ab成立,因为a=(2,x-1),b=(x+1,4)且ab,所以24=(x。</p><p>4、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2充要条件【选题明细表】知识点、方法题号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1,2,4,6,9,10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3,5,7由条件关系求参数值(或范围)8,11充要条件的求解与证明12【基础巩固】1.(2017汕头高二月考)已知A,B是非空集合,命题甲:AB=B,命题乙:AB,那么(B)(A)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是乙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因为命题甲:AB=B,命题乙:AB.AB=BAB,ABAB=B.所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2.(2018昆明高二质检)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p><p>5、第2课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达标(水平一)1.设xR,则“1<x<2”是“|x-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x-2|<11<x<3.因为x|1<x<2是x|1<x<3的真子集,所以“1<x<2”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2.已知命题“若p,则q”,假设其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无法判断【解析】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q,则p”,它是真命题,即qp,所以p是q的必要条件.【答案】B3.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平面平面”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A.存在一条直线。</p><p>6、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综合提升案核心素养达成限时4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已知p:x2x1,则p是q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求解由2x1,得x0,所以pq,但qD/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A3在ABC中,“AB”是“sin Asin 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中,ABa>。</p><p>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主讲:特级教师 王新敞,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推断符号“ ”的含义 2.理解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及应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原命题:若 p 则 q,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若 q 则 p,四种命题的一般形式、相互关系、真假关系:,一、复习引入,逆否,互为逆否同真同假,互逆互否真假无关,一、复习引入,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如果命题“若p则q”为假,,则记作p q(或q p),则记作p q (或q p),称为推断符号.,一、复习引。</p><p>8、1 4 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师独具内容 课程标准 1 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 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 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 2 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 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 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 教。</p><p>9、高一数学选修1 1 编号 SX 1 1 01 1 2 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导学案 撰稿 廖海涛 审核 陈建军 时间 2012 12 6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 学习目标 1 理解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意义 2 能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难点 必要条件的理解 知识链接 复习1 请同学们画出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复习2 将命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p><p>10、1.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互为逆否,互为逆否,复习:四种命题,(1)若,则;(2)若,则;(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3、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真,真,假,假,(1)若,则;,(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真,真,x1x21,两三角形全等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