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罢和州刺史后。在扬州遇到同样罢苏州刺史。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一 新课引入写作背景 刘禹锡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 一再遭贬 曾写 游玄都观 诗讽刺朝中新贵 后被罢去和州刺史 北归京师 途经扬州 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Tag内容描述:<p>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知诗读诗悟诗品诗 作者简介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人称 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并称 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 善用比喻寄托手法 有 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p><p>2、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习并了解诗 词 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其体裁之完整 技巧之纯熟 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 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 堪称中国传统。</p><p>3、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一 新课引入写作背景 刘禹锡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 一再遭贬 曾写 游玄都观 诗讽刺朝中新贵 后被罢去和州刺史 北归京师 途经扬州 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p><p>4、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作品与作者 刘禹锡简介请见 陋室铭 刘禹锡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改革 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罢和州刺史后 回归洛阳的途中 经过扬州 在扬州遇到同样罢苏州刺史后回归洛。</p><p>5、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作品与作者 刘禹锡简介请见 陋室铭 刘禹锡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改革 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罢和州刺史后 回归洛阳的途中 经过扬州 在扬州遇到同样罢苏州刺史后回归洛。</p><p>6、25 诗五首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习并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 3 体。</p><p>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意境美2 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自学提纲 1 作家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 2 解题 初读诗文 疏通诗意 3 本文运用了典故 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4 诗歌的 艺术特色 感受诗歌的结构美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 洛阳 今河南省洛阳 人 唐代政治家 文学家 诗人 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 刘。</p><p>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学习目标,1、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2、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自学提纲,1、作家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 2、解题,初读诗文,疏通诗意。 3、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4、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p><p>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学习目标,【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走近作者,【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p><p>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刘禹锡唐代刘柳刘白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字梦得,(朝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交情很深,人称“”。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颇多,并称“”。题目中“乐天”指,“见赠”指的是乐天这首诗。,开头两句中的“凄凉地”与“弃置身”,是诗人长时间遭贬的具体写照,流露出诗人长期被贬内心的痛苦与愤慨。,诗人借用“闻笛赋”这一典故来表达他对旧友的怀念,也借此表。</p><p>11、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 3、体会并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能力,宝历六年(826),刘禹锡在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由和州刺史调任洛阳,北返途经扬州,时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