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编号:4463877]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出、输入的实际特性曲线和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量程范围之百分比。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应选用栅长为5mm的应变计。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Tag内容描述:<p>1、传感器技术习题解答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1:答: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温漂。12:答:(1)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2)描述动态特性的指标:对一阶传感器:时间常数对二阶传感器:固有频率、阻尼比。13:答:传感器的精度等级是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相对于其测量范围的百分数,即AA/YFS10014;答:(1):传感器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p><p>2、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一、名词解释1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化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2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输入的实际特性曲线和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量程范围之百分比3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定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用来表示。4传感器的迟滞: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程度。5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6系统误差:是指误差的数值是一个常数或。</p><p>3、习题集及答案第1章 概述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1.3传感器如何分类?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可分为哪几种?答案1.1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p><p>4、第 8 页 共 8 页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 从某直流测速发电机试验中,获得如下结果:转速(r/min)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输出电压(V)0 9.1 15.0 23.3 29.9 39.0 47.5试绘制转速和输出电压的关系曲线,并确定:1) 该测速发电机的灵敏度。2) 该测速发电机的线性度。2 已知一热电偶的时间常数=10s,若用它来测量一台炉子的温度,炉内温度在540C和500C 之间按近似正弦曲线波动,周期为80s,静态灵敏度k=1,试求该热电偶输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滞后时间。3 用一只时间常数为0.355s 的一阶传感器。</p><p>5、2-4、现有栅长为3mm和5mm两种丝式应变计,其横向效应系数分别为5%和3%,欲用来测量泊松比=0.33的铝合金构件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其应力分布梯度较大)。试问:应选用哪一种应变计?为什么?答:应选用栅长为5mm的应变计。由公式和知应力大小是通过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变化率来实现的。电阻的变化率主要由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寸变化所致部分(相对较大)加上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相对较小)。一般金属0.3,因此(1+2)1.6;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以康铜为例,C1,C(1-2)0.4,所以此时K0=Km2.0。显然,金属丝材的应变电阻效应。</p><p>6、习题答案 第1章 概述 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并说明现代检测系统的特征。 1.4 传感器。</p><p>7、2 4 现有栅长为3mm和5mm两种丝式应变计 其横向效应系数分别为5 和3 欲用来测量泊松比 0 33的铝合金构件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 其应力分布梯度较大 试问 应选用哪一种应变计 为什么 答 应选用栅长为5mm的应变计 由公式和知应力大小是通过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变化率来实现的 电阻的变化率主要由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寸变化所致部分 相对较大 加上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 相对较小 一般金属 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