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谐振实验报告
改变电...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改变电...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一目的1研究LR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2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rlc串联谐振实验报告Tag内容描述:<p>1、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3.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2)实验原理: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的函数:Z=R+j(L-1。</p><p>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原理: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p><p>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 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 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 实验原理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改变电路参数L C或电源频率时 都可。</p><p>4、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 班 级 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 目的 1 研究LR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 2 通过实验认识LR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 二 仪器及用具 DH4503RLC电路实验仪。</p><p>5、长江大学龙从玉 1 2 RLC串联谐振实验原理 五 RLC串联谐振实验 2020 1 21 2 1 RLC串联电路 如图 1 在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 改变激励信号频率 或电路参数 电路中的容抗XC与感抗XL随之改变 当XL XC 响应电流与激励信号。</p><p>6、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实验 实验十一 RLC 谐振电路的特性与应用 第 1 页 实验题目:实验题目:R RLCLC 谐振电路的特性与应用谐振电路的特性与应用 姓名:林霁澜 学号:2014011144 日期:2015.12.15&2015.12.24 电子电路与系统基。</p><p>7、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rlc串联电路实验报告篇一: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二、RLC串联谐振电路 目的及要求:(1)设计电路(包括参数的选择)(2)不断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三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以验证幅频特性(3)不断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利用示波器观察端口电压与电流相位,以验证发生谐振时的频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4)用波特图示仪观察幅频特性(5)得出结论进行分析并写出仿真体会。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RLC。</p><p>8、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串联谐振电路 二、实验原理 1、电路图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的函数: 2、 谐振曲线 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为频率特性,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就是频率曲线。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Q值愈大,曲线尖峰值愈陡,其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 只有当Q0.707时,Uc和。</p><p>9、实验六 RLC串联谐振,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的理解,2、学习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二、实验原理,1、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的函数,当 电路发生谐振。,此时的频率叫谐振频率,2、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点:, UL=UC ,两者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谐振时 Z= Zmin, 电路的品质因数Q,当电路中的LC确定后,品质因数Q只与R有关!, 因为 Z= 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