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属(shingle)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 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形态。志贺菌属 G-。(二)熟悉 菌痢的肠道主要病变、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Tag内容描述:<p>1、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全球每年志贺菌感染人次估计为1.65亿。 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86.5/10万。 我国 1994发病数为87.83万例,发病率75.2/10万。 2003年全国发病数为49.05万例,发病率39.410万。 不同地区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不尽相同,细菌耐药日益严重。 缺少较系统的病原监测工作,各地区流行优势菌株的变化情况不清楚,对引起暴发的病原菌缺少深入分析。,病原学 革兰氏阴性杆菌(gram-negative rods ) 肠杆菌科(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埃希氏菌族(tribe Escherichieae) 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 痢疾杆菌(Shigella。</p><p>2、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冯继红,概 述,由志贺菌属(shingle)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常年散发,夏秋多见,常见病,病原学 (pathogens),病原学,病原体: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有菌毛。需氧生长。 抗原构造:目前本菌可分为4群及47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A) 福氏志贺菌(B) 鲍氏志贺菌(C) 宋内志贺菌(D),病原学,毒素:各种痢疾杆菌均。</p><p>3、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广义:痢疾样病变 狭义: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病原学,痢疾杆菌 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形态:G- 无鞭毛 杆状 分型: 毒素: 抵抗力:,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致病性志贺菌分型,痢疾志贺菌 A群 12型 S.dysenteriae 福氏志贺菌 B群 16型 S.flexneri 鲍氏志贺菌 C群 18型 S.boydii 宋内志贺菌 D群 1型 S.sonnei,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病原学,形态: 分型: 毒素:内毒素 ,外毒素 抵抗力:,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流行病学,传染源 病人,带菌。</p><p>4、1,细菌性痢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 赫伟丽,2,概论,简称“菌痢”(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在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法定传染病,3,概论,4,病原学,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G-,有菌毛、 无鞭毛、无荚膜,5,病原学,4群 A 痢疾志贺菌 12个血清型 有神经毒素(外毒素)最严重 B 福氏志贺菌最常见 6个血清型和10个亚型 C 鲍氏志贺菌18 个血清型 D 宋氏志贺菌1 个血清型,各亚型间没有交叉免疫,6,病原学,内毒素 全身毒血症状 A群 外毒素(志。</p><p>5、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内科 金玲湘,大纲要求,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 菌痢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 菌痢的肠道主要病变、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三)了解 菌痢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概述,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通过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季节可引起流行 主要病变: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临床特点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 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p><p>6、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作者:兰英华、李用国,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五节,细菌性痢疾,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并发症与后遗症,八、诊断和鉴别诊断,九、预后,十、治疗,十一、预防,概 述,一,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主要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流行。 主要表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重者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传染病学(第9版),一、概 述,病 原 学,二,志贺菌属于肠。</p><p>7、细菌性痢疾,一概念,由志贺菌属细菌(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夏秋季常见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可急性期即愈。 少数病程迁延呈慢性或反复发作。,二病原学,病原体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 杆菌,无鞭毛 分 型 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p><p>8、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李荣宽,1,概 述(outline),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常年散发,夏。</p><p>9、1,细 菌 性 痢 疾,2,目的和要求,一掌握菌痢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菌痢的肠道主要病变、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三了解菌痢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3,概 述,简称菌痢 由志贺菌属(GenusShigellare 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 临床表现: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排粘液脓血便为特征; 仅次于病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