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触电事故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文书。安全管理文书。夏季预防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单位。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触电事故防范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触电事故预防措施。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防范措施Tag内容描述:<p>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夏季预防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4 页夏季预防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夏季天气多雨,空气潮湿,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天气炎热,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加之作业人员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护具等原因,造成夏季触电事故多发、高发,严重危害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须引起有关企业和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从事涉电作业,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相关规定,落实以下安全防范措。</p><p>2、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5 页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触电事故的原因: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2)违反机电设备的。</p><p>3、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触电事故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5 页触电事故防范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p><p>4、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情况应急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6 页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情况应急措施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验收合格后使用。施工期间按照公司标准化要求定期检查。2、电工持特种工作证上岗,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施工现场严禁乱拉乱接电线,非电工不得进行电气作业。4、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否则必须设置安装遮拦和明显的警示标志。5、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实。</p><p>5、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7 页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电气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非电气从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变配电室,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指派无电工特种作业证人员进行电气作业。2、电气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和绝缘垫等绝缘防护用品;必须正确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3、保证高压用电安全的组织措施:停、送电申请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制度。严禁约时停电、送电。4。</p><p>6、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触电事故预防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 共 5 页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p>
【触电事故防范措施】相关DOC文档
夏季预防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doc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及触电情况应急措施
触电事故安全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