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评卷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子受...《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设计思想】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
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评卷答案Tag内容描述:<p>1、一 知识目标 1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 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 知道测量有误差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1 测量 继而举例说明 对于时。</p><p>2、一 知识目标 1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 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 知道测量有误差 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1 测量 继而举例说明 对于时。</p><p>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振动,声源,介质,固,液,气,真空,声波,能量,第一章 声现象考点聚焦,振动,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快,慢,340,【注意】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 ,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产生声音停止,但声 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第一章 声现象考点聚焦,温度,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强弱,高低,品质,振幅,远近,高,考点2 声音的特。</p><p>4、1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3电视机的遥。</p><p>5、1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所示,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 C.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p><p>6、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 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p><p>7、第一章 声波 一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歌声 水声 雷鸣声 说话声想没想过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吗 一 声波的产生 其实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琴声是由琴。</p><p>8、机械运动 知 识 点第一节知识点1、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m lm=1 000nm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p><p>9、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 例1 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 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 小虫 他伸手抓来一看 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 此时子弹相对于 是运动的 相对于 是静止的 课堂达标1 1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 则收割机相对于 是运动的 相对于 是静止的 2 建国5。</p><p>10、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复习,物理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和 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是 、 、 、 、 、 、 。 猜想是以自己的 和 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具体有 长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p><p>11、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 (第 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丰富多彩的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学习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聆听歌声中让学生进入声音世。</p><p>12、第一章 声现象 练习卷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30分 1 绷紧的橡皮筋 会 不会 发声 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会 不会 发声 这说明 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 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 会更高 这说明物体振动的 越高 越高 2 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 传声的 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 这说明 能传声 土电话 说明 也能传声 可见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但不能在 中传播 3。</p><p>13、机械运动 知 识 点 第一节知识点 1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 符号是m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 1 000m lm l0dm ldm l0cm lcm l0mm 1mm 1 000 m l m 1 000nm 2 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 3 长度测量的方法 使用前要三看 看零刻度线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量程。</p><p>14、镇二中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 1 选择题 每题4分 共48分 1 妈妈要给小亮网上买衣服 用卷尺量他胸围 小亮则找条塑料带 在同一位置绕了一周 然后用米尺测这一周的长度 测量结果与妈妈一致 小亮用了物理学一种重要的方法 这方法是 A 等效替代法 B 微小放大法 C 控制变量法 D 模型法 2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 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 分度值0 5 mm。</p><p>15、声现象 一 选择题 1 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在空气中 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 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 其中正确的是 A 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 B 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C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演奏二胡时 弦。</p><p>16、第 1 页 共 8 页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音 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每个 分 共共 36 分分 1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 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它们的 A 猜想假设 B 科学探究 C 设计实验 D 交流合作 2 下列措施中哪个是通过控制噪声声源来减少噪声的 3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 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 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音调 B 频率。</p><p>17、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科学之旅 有趣有用的物理 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7种颜色? 4.冰棍为什么会冒气?冒出的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5.保险丝的应用 6.汽车观后镜的设计 怎样学习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p><p>18、初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五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减少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