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
春九年级化学下册Tag内容描述:<p>1、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重点和难点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准备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p><p>2、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作业导航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B.棉线C.尼龙绳D.真丝巾2.现有下列物质:木炭 甲烷 乙醇 二氧化碳 硫 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B.C.D.3.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A.塑料盆B.雨衣C.食品袋D.浴帽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指的不是同种物质的是A.涤纶(的确良)B.锦纶(尼龙)C.腈纶(人造羊毛)D.合成纤维(棉纤维)5.某有机物由两种元素。</p><p>3、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达标】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的质量减轻;液体的质量减轻。A. B. C. D.2.(2012自贡中考)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可以导电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AgCl B.MgCl2 C.ZnSO4 D.FeSO44.(2011北京中考)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A.铝 B.铁 C.铜 D.银5.已知甲、乙、。</p><p>4、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作业导航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B.棉线C.尼龙绳D.真丝巾2.现有下列物质:木炭 甲烷 乙醇 二氧化碳 硫 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B.C.D.3.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A.塑料盆B.雨衣C.食品袋D.浴帽4.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指的不是同种物质的是A.涤纶(的确良)B.锦纶(尼龙)C.腈纶(人造羊毛)D.合成纤维(棉纤维)5.某有机物由两种元素。</p><p>5、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达标】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的质量减轻;液体的质量减轻。A. B. C. D.2.(2012自贡中考)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可以导电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AgCl B.MgCl2 C.ZnSO4 D.FeSO44.(2011北京中考)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A.铝 B.铁 C.铜 D.银5.已知甲、乙、。</p><p>6、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知识与技能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物品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每件物品。2.感受化学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p><p>7、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和蒸发这三项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3、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态度。4、培养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量筒 玻璃棒 石棉网 蒸发皿 漏斗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 坩埚钳 酒精灯。【实验步骤】:(1)第一步:溶解。称量:用 准确称取5. 0克粗盐。 溶解:用 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 搅拌,一直到粗盐 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ml水中约溶。</p><p>8、课题1 金属材料一、学习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二、知识准备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铁:铜:铝: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p><p>9、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2.会用观察的方法来分析事物。3.通过过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4.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p><p>10、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实验用品】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胶头滴管、纱布。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土壤样品。还需要的实验用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玻璃片。还需要的生活。</p><p>11、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知识回顾: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酸 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相同的(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写两条即可)。(2)常用的碱有 等 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相同的 (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p><p>12、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制得的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通过探究活动的分工、配合,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合作能力。5.通过对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意义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重点: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原因 实验用品:预案:实验准备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剪刀、注射器、漏斗、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玻璃片、纱布、胶头滴管、塑料。</p><p>13、课题2化学肥料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化肥中,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是()A.尿素CO(NH2)2B.氯化钾KCl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硫酸铵(NH4)2SO42.荔枝树的种植是我国南方农业的“亮点”之一。某农民种植的荔枝树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下列肥料最适合他使用的是()A.尿素B.磷酸二氢铵C.磷酸二氢钙D.氯化钾3.在阳台上用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2SO4C.NH4H2PO4D.Ca(H2PO4)2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p><p>14、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3.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4.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15、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示剂及其变色情况。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3.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5.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通过对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和归纳,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4.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p><p>16、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知道粗盐提纯的步骤。3.知道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5.归纳盐的相似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归纳整理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重点和难点重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性。</p><p>17、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通过新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过程与方法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探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乐趣。2.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制好一瓶溶液使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教学难点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教学过程【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p><p>18、课题2 化学肥料一、 学情分析: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二、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p><p>19、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7广东肇庆一模)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列食物中富含碘元素的是()2.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成分蛋白质油脂糖类钙铁维生素质量分数/%1.80.71.10.010.000 50.015则: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青少年因缺而导致佝偻病。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8福建宁德模拟)下图是化学小组对加碘盐在不同条件下碘损失率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甲煮沸状态下,不同pH溶液中碘损失率图乙pH=0时,不同温度溶液中碘损失率A.人体适量补碘有利于健康B.。</p><p>20、盐 化肥测试题一、选择18*3=54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粗盐 C生铁 D纯碱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合反应(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4、下列选项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