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
A.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概况。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 A.通过阅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分析我。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八年级地理Tag内容描述:<p>1、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教学设计山东省莒县东莞镇中心中学 王文政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并说明其重要性和优越性。2通过阅读有关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并能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说明其形成的原因,理解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3通过阅读我国城镇分布图和有关数据统计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理解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4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p><p>2、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概况,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B知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A通过阅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分析我国土地的地区差异及成因;B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通过人与土地关系的探讨,培养同。</p><p>3、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人口增长趋势,理解人口政策 2、人口东多西少运用我国人口密度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请你计算,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 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我国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1989年),不用说远远低于世界120个国家的平均水平(3.6),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4),甚至低于低收入38个国家的平均水平(2.6。</p><p>4、主要地形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通过阅读地表形态景观图、示意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学会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物质组成等方面去表述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情感目标通过介绍云贵高原的“坝子”、塔里木盆地。</p><p>5、主要地形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通过阅读地表形态景观图、示意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学会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物质组成等方面去表述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情感目标通过介绍云贵高原的“坝子”、塔里木盆地。</p><p>6、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4.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状况。5.通过阅读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图,分析水能资源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