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代谢产物
紫杉醇是一种抗癌类的次生代谢产物。第五章 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第一节 植物单细胞培养技术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第三节 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学习的目标与要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测定。
次生代谢产物Tag内容描述:<p>1、丹参次生代谢产物丹参酮 IIA 的开发和利用 姓名 李奇 学号 20131130146 学院 化工学院 专业 制药工程 摘要:丹参,传统中药。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全国大部分 地区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 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本文就丹参酮的主要提取方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抗炎方面的应用做简 要介绍。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两部分。其中丹参酮 II是脂溶性成分的代表,集中分布在丹参根。</p><p>2、双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 众所周知,紫杉醇是一种抗癌类的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随 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紫杉醇的认识逐步加深,紫杉醇的巨大价值 越来越被人们看重! 紫杉醇从紫杉的树皮中提出的一种化合物。是微管的特异性稳 定剂,可促进微管的装配和保持微管稳定。结构特点是含有酯键, 对碱不稳定;含有环氧丙烷环,具有抗癌活性;含有的 N 原子处于 酰胺状态,不显碱性;紫杉醇结构中无苷键,对酸相对稳定;紫杉 醇可与 MnO2 发生氧化反应,且不易还原。 高效分离纯化紫杉醇的方法包括:、萃取,以红豆杉为原料 获得含有紫杉醇的。</p><p>3、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抗真菌活性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抗真菌活性 摘要:摘要:次生代谢产物因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的能力而著名。 用丽秀隐杆线虫-白色念珠菌感 染模式对其天然产物筛选物进行再分析,明确了 12种具有增加被感染线虫生存能力的次生 代谢产物。 在这些筛选物中,两种赋予最高生存率的复合治疗法是真菌次级代谢物中的聚硫 代哌嗪二酮族乙酰基吉他洛苷和透明菌素的衍生物。 因为真菌产生过多的包括 ETP胶霉毒素 的次生代谢物的能力,我们对筛选物中已经辨明的大量真菌次生代谢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究了偶然致病菌和烟曲霉间的相互。</p><p>4、GB/T XXXXX201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XXXXA 21微生物源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杀线虫活性测定 浸虫法Determination of nematicidal activity for microbial secondary metabolitesImmersion method(征求意见稿)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X-XX-XX 发布201X-XX-XX实施1GB/T 201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B/T 201次生代谢产物杀线虫活性测定1 范围。</p><p>5、微生物源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杀线虫活性测定 浸虫法国家标准编 制 说 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1038-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二、背景、目的和意义病原线虫是除真菌、细菌、病毒之外的重要病原物,在动物或人中有蛔虫、尖尾线虫、圆线虫、毛首线虫等,在植物中有根结线虫、包囊线虫、根腐线虫等。据估算,寄生线虫对我们畜牧业的损失每年达1500亿元,导致作物减产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人、畜线虫病的治疗主要是化学药。</p><p>6、第五章 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陈观水 生命科学学院 jimchen7909163.com 13905914445,第五章 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主要内容: 第一节 植物单细胞培养技术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第三节 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学习的目标与要求: 掌握单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了解植物大规模培养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要求。了解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流程。,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药品的重要来源之一。80%的天然产物来自。</p><p>7、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0一七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71810-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项目周期24个月。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河北医科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二、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遵循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标准编写内容参考了与生物碱检测标准相关的文献,标准参照了 GB/T6379.1-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p><p>8、ICS01.04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XXXXXXXX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11 alkaloids in biological human sampl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GB/T XXXXX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8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碱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组织、动物组织、体液(血液、尿液)中东莨菪碱、番木鳖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秋水。</p><p>9、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细胞学评价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841号),项目编号“20181039-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计量大学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成。二、标准制定目的及意义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因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时表现出微量、精准的调。</p><p>10、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XXXXX201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07.080A 21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细胞学评价法Detection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for plant hormones secondary metabolitesCytological method(征求意见稿)发布201X-XX-XX 发布201X-XX-XX实施1GB/T 201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细胞学评价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p><p>11、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指示植物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71817-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计量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二、标准制定目的及意义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因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时表现出微量、精准的调控模式,因此陆续被开发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使用浓度低,效果好,在农。</p><p>1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XXXXX201X GB/T XXXXX201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07.080A 21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指示植物法Detection of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for plant hormones secondary metabolitesIndicator plant method(征求意见稿)发布发布201X-XX-XX 发布201X-XX-XX实施1GB/T 201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植物激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指示植物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p><p>13、Chapter 5 植物次生 代谢产物 的应用价值,5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价值,5.1 天然树脂 5.2 天然精油 5.3 天然药物 5.4 橡胶 5.5 饮料 5.6 毒品,5.1 天然树脂,树脂是存在于植物乳管、瘤以及植物体不同部位的贮藏器官内的高分子化合物 一般遇热变软,具有可塑性,为无定型的固体或半固体 有松脂、生漆、枫脂、琏玛树脂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5.1.1 松香,松脂一般采自松科植物特别是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茎干 松脂加工后获得松香和松节油,用于造纸、造漆、电器、橡胶和印染工业,5.1.1 松香,松香是从松树分泌出来的粘稠液体并加以蒸馏而。</p><p>14、第七章 细胞培养及次生代谢物的生产,植物细胞培养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2、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和遗传突变体的筛选; 3、植物细胞遗传、生理、生化和病毒方面的基础研究。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化合物很多,包括糖类、酚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帖类和生物碱等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第一节 单细胞培养 一、单细胞的分离方法 (一)机械法: 分离叶肉细胞是首先轻轻研碎叶片组织,然后过滤和离心净化细胞; 优点: 1 细胞不受酶的伤害; 2不需要质壁分离;有利于进行生理生化研究; 缺点: 细胞结构易受到。</p><p>15、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第一节 植物的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植物体中有机物的种类十分复杂,基本上是从光合产物衍生出来的。,卡尔文循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是有机物代谢的主干,是各种有机物代谢的基础。,核苷酸的核糖来源于戊糖磷酸代谢,碱基由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糖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变;,糖与蛋白质可以相互转变;,特点: 次级产物贮存在液泡或细胞壁中 是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分不再参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