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编号:17450848]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B.推行中外朝制度。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云南昆明模拟)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推行中外朝制度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解析材料“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方政治制度问题。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的中央机构,故B。</p><p>2、高效作业(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9汕头高三模拟)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下图是西汉时期关于地方制度的封泥,从中不能获取的历史结论是() 汝南郡项县“项长之印”河间王刘辟疆“河间王玺” A西汉地方上继承秦朝制度 B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p><p>3、知能强化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唐山模拟)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A由材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p><p>4、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全国卷五年全国卷引领考向 一、力求科学认知立足唯物史观 1(2017全国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CC对: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 2(2。</p><p>5、课时作业(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作业时间:月日 1汉武帝时,任用品秩较低的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参与“中朝”事务。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这种转变反映出() A尚书从位卑权重走向位高权轻 B中央决策机构实现外朝化 C皇帝的集权方式出现新的倾向 D皇帝的好恶决定机构职能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从汉至唐尚书在中枢机构中地位的变化。位高权轻说法不正确,故A项错误。</p><p>6、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 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 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 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 答案: B 解析: 秦朝的“三公”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组成的“中朝”,参与决策,体现了“位卑权重”,而三公九卿转变成了。</p>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新人教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