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学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引。图1展示了曹操。图2显示了历史书中的曹操。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和原因。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Tag内容描述:<p>1、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学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及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引。</p><p>2、复习 16课问题 1 史记 的作者是 体裁是 内容 特点 2 对比佛教和道教 填写下面的表格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7课 听歌曲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代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p><p>3、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7课 图1是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 被刻画为一个阴险狡诈 凶暴多疑的奸臣 图2是史书上的曹操 是一个多谋善断 有眼光 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同一个历史人物 人们对他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p><p>4、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 一 曹操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奴 刘璋 刘表 袁术 张鲁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形势图 200年 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军。</p><p>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上册 畅言教育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同步练习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选择题 1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阀 他统一北方的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招贤纳士 B 实行屯田 C 挟天子以令诸侯 D 赤壁之战的胜利 2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史著名的一次战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 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 曹操统一了黄河中。</p><p>6、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第17课,图1展示了曹操,戏剧舞台上的白脸,刻画成一个阴险、暴力、多疑的奸臣。图2显示了历史书中的曹操,他足智多谋,果断,有远见卓识和帝王般的才能。为什么人们对同一历史人物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异?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图1,图2,目的,记载,1,2,三国鼎立,曹操统一北方,3,西晋的兴亡与南北朝的对峙,学习目的,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和原因;了解官渡之战。了解赤壁之。</p><p>7、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福州永南中学 陈秋敏,第27课,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两次重要的战役 2、知道三个国家 3、评价一个人物,一、如果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阅读教材86页第一自然段),课堂探究,小组合作:,东汉末年军阀混乱,(1)政治上:政局混乱,外戚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农民起义爆发 (2)军事上:军阀割据混战不断 (3)经济上:生产遭到严重破坏。</p><p>8、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统一北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200年,官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思考,曹操日益壮大并统一北方的原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p><p>9、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一、曹操统一北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形势图,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曹操率军约3万驻扎于官渡,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以少胜多,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曹。</p><p>10、复习:16课 问题: 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 2、对比佛教和道教,填写下面的表格。,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第17课,听歌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朝代】明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p><p>11、中国王朝诗,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7,课,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