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四则运算
叫做乘法。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2.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乘法、除法) 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级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3.有括号的 先( )内。会用近似值表示除。
单元四则运算Tag内容描述:<p>1、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情境引入,根据题意,列式计算。,用加法算:333312(枝),用乘法算:3412(枝),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一)明确乘法的意义,333312,3412,你认为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因数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积,二、探究规律,明确意义,1234(瓶),用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1243(枝),(二)明确除法的意义,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p><p>2、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吴建成,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333312,3412,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3333,3412,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3333,3412,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因数因数积,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因数因数积,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因数因数积,。</p><p>3、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1.什么是四则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2.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同级运算;含两级的运算;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同级 左右 2.两级 先“”后“” 3.有括号的 先( )内,再( )外,注意点: 一看:看清数据与符号 二想:顺序 (同级、两级)合理简捷 三算:仔细(心算、笔算、简算) 四查:一步一回头(估测到验算),四则运算的复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p><p>4、小学数学教案第七册 第四单元 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方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题:积的近似值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具准备:教师在小黑板上画出下面的表格,以备复习时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说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指名让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可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新课 1学习例5。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p><p>5、小学数学教案第七册 第四单元 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方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题: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的例79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用近似值表示除法中是循环小数的商。2、使学生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用近似值表示除法中是循环小数的商。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教学过程:一、新课1、教学例7。教师出示例7,让学生独立计算,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道题能不能。</p><p>6、小学数学教案第七册 第四单元 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方法: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题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的第9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具准备:复习用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让学生回答:“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中每一组题的被除数有什么特点?得到的商有什么规律?”2教师要求学生做下列复习题: 36.823 16.0867 1.04487做完后,让学生按照计算过程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教师出示下面的卡片,指名口算。 指名说一说口算“2.55”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