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2019中考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我与我们。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第四单元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第四单元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二单元 第四课 公民义务。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义务和依法履行义务是备考复习的重点。第五单元 第十一课 规则与秩序。第二单元 第四课 走近父母。第二单元 第四课 走近父母。
道德与法治2019中考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第九课日月无私照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共享阳光;我们的关爱。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国情内容,中考常以材料分析题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国情知识的了解。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2党和政府的举措: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促进教育公平;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权益问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p><p>2、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我们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一滴水与大海;集体的力量;集体生活面面观。2.中考预向:作为道德板块,在历年中考试题里都有体现,一般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题型出现。考查重点在于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等内容。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另一方面,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2.一个真正的集体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所有的集体成员为了一个美好的共同目标而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集体成员彼此之间形成了。</p><p>3、第四单元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正义的守护。2.中考预向:中考命题主要是围绕公平正义内涵的理解以及守护公平正义的举措方面来进行,备考中要加以重视。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公平的内涵: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2.公平的意义: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3.坚守公平的举措: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4.正义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p><p>4、第5单元 成绩内外诚信1(2017河池1)2017年2月5日,河南中学生陈奕帆骑车不慎撞坏一辆停在路边的宝马车的后视镜。虽然车主不在现场,但他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留下道歉信和寒假打工所得的300元钱。事后,车主被他的行为深深打动,不仅没有追究责任,还资助他1万元。对陈奕帆的评价正确的是(D)A因祸得福B完全没有必要C碰巧运气好D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2(2017百色3)百色市十佳道德模范田东县百冠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黄涛“宁愿损失60万元,也要坚守一个口头协议”,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生意越做越强。这说明(A)取信于市,是企业、企业家从事。</p><p>5、第四单元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平等的追求。2.中考预向:对自由平等的理解以及如何去实现自由平等是中考命题的趋向,应加以重视。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自由的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2.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3.平等(法律意义上)的内涵: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p><p>6、第二单元第四课公民义务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2.中考预向: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义务和依法履行义务是备考复习的重点。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维护国家利益,主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依法履行义务,必须做到。</p><p>7、第四单元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正义的守护。2.中考预向:中考命题主要是围绕公平正义内涵的理解以及守护公平正义的举措方面来进行,备考中要加以重视。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公平的内涵: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2.公平的意义: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3.坚守公平的举措: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4.正义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p><p>8、第二单元第三课公民权利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2.中考预向: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正确行使权利是备考复习的重点。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政治自由;监督权。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p><p>9、第三单元第九课日月无私照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共享阳光;我们的关爱。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国情内容,中考常以材料分析题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国情知识的了解。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2党和政府的举措: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促进教育公平;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权益问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p><p>10、第五单元第十一课规则与秩序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秩序来自规则。2.中考预向:在中考中,该考点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利用漫画或图片作为载体。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规则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文明。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2.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各种社会规则的共同保障。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同样也需要秩序,更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3.社会中处处有规则,社会生活的秩序离不开规则。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习惯。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p><p>11、乘风破浪正当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年百色市中考试题分析和2019年中考备考策略本书全面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体现了中高考的改革方向。全面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道德与法治所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注重能力立意,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应用和实践等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百色市的教学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综合性、灵活性、深刻性、科学性和发散性,科学性、人文性。</p><p>12、第二单元第四课走近父母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沟通与和谐。2.中考预向:本课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一般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交替出现,考查重点在于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孝敬父母的做法,体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法律的要求。2.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就要听从父。</p><p>13、第五单元第十三课行为与责任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他律与自律。2.中考预向:中考常以案例为载体,考查违法的四种行为。同时注意自律方面的考查。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根据所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违宪行为(违反的是宪法)、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法)。3.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者都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p><p>14、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中考预向:结合时政热点考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重点是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受到来自 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2.家庭保护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我们进行的保护,包括安全上的保障、生活上的照顾和 思想上的教育培养。3.学校所提供的各种保护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也非常重要,为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障。4.社会保护。</p><p>15、乘风破浪正当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年百色市中考试题分析和2019年中考备考策略本书全面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体现了中高考的改革方向。全面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道德与法治所达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注重能力立意,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应用和实践等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百色市的教学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综合性、灵活性、深刻性、科学性和发散性,科学性、人文性。</p><p>16、第二单元第四课走近父母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沟通与和谐。2.中考预向:本课是历年中考的重点,一般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交替出现,考查重点在于孝敬父母的原因和孝敬父母的做法,体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同样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法律的要求。2.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就要听从父。</p><p>17、第三单元第七课美好的青春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消除烦恼,体验美好。2.中考预向:这部分属于中学生心理情绪方面的知识,中考常以选择题题型呈现,重在考查初中生应对青春期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消除烦恼,体验美好的主要途径有:正确认识烦恼,坦然面对烦恼;敞开心扉,寻求帮助;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健康的活动;锻炼自我调控能力,调节和控制心理冲动;感受成长的快乐。2.消除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正确认识并坦然面对烦恼,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良好的心态。3.在很多情况下,人的心情不好,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对事情的 。</p><p>18、第五单元第十一课规则与秩序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秩序来自规则。2.中考预向:在中考中,该考点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利用漫画或图片作为载体。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规则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文明。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2.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各种社会规则的共同保障。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同样也需要秩序,更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3.社会中处处有规则,社会生活的秩序离不开规则。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各种规则的习惯。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p><p>19、第四单元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学会自救和求救。2.中考预向:中考一般会结合生活实际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重点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我们平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2.我们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保持警惕。一旦感觉到自已的安全受到威胁,就要果断、迅速地离开危险的环境。3.我们要养成与家长和老师保持联系的习惯,经常让他们知道我们身在何处,以便在危险发生之前能够及时地保护我们。4.不同的。</p><p>20、第三单元第九课做网络的主人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2.中考预向:本课是新增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升华,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地位比较重要,要特别重视。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青少年要做网络的主人,必须做到: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2.明辨是非,拒绝盲从要做到: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正确对待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意见;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增强公民意识,学会利用网络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3.青少年要避免网络成瘾,就必须把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