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
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2. 《诗经&#183。C.《礼记》 D.《尚书》。
大学语文课后Tag内容描述:<p>1、思考题思路提示 现代文 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 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 判的情况。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 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 的看法也有区别。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 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 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p><p>2、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 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 )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C) A 国语 B 战国策 C 左传 D 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B)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D )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p><p>3、大学语文课后练习汇总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于( )。(C)A.论语 B孟子C礼记 D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二、填空题1大同一文出自礼记中的 篇。(礼运)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 。(gun)3“选贤与能”中的“与”,繁体字作“與”,读音是 。(j)4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三、翻。</p><p>4、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计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相应括号中)1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 ( ) A武姜B公子吕C共叔段D郑庄公2在论毅力中,作者引用了古人的一段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说这话的人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3下列词人中开创豪放派词风的是 ( )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4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 )A司马相。</p><p>5、大学语文第八至十四讲作业一、选择题1. 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晚明出现“公安派”诗歌,提倡( BC )。A 程朱理学 B. 真实情感和个性 C反对复古 D.复古 2.( CD )倡导了诗界革命。A龚自珍 B.李贽 C梁启超 D.黄遵宪3.在下列各句中,“见”字可译为“被”的有(ACD)。A.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B.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4. 宗臣报刘一丈书的写作缘起是(AD)。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5.梁启超论毅。</p><p>6、目录目录 议论文 . 1 寡亮乀乫国也 . 1 秋水(节逅) . 1 乮仒叞伶官传序 2 记毅力. 3 就仸北亪大孜校长乀演诪. 4 宦忇不自由 . 5 咬文嚼字 . 6 吃饭 7 我癿丐界观 . 8 如佒避克愚蠢癿见识 9 讫记文癿阅读不写何 10 记叙文 . 12 冯谖宠孙尝君 . 12 垓下乀围 . 13 张丨丞传后叒 . 14 种树郭橐驼传 . 16 赵武灱王胡服骑射 17 前赤壁赋 . 17 先妣乩略 . 18 马伶传. 19 西湖七月半 . 19 秋夘 20 香市 21 爱尔兊癿灯光 . 22 纨念傅雷 . 23 哭小弟. 23 都江堰. 24 我不地坛 . 24 蚂蚁大戓 . 26 训叒文癿阅读不写何 26 诗歌 . 28 蒹葭 28 湘夫亮.。</p><p>7、樊迟、仲弓问仁一、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地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