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大一轮课标通史版

1.(2019河北保定模拟)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编者认为。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第6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2017课标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C.历史叙。答案  C 从材料。

大一轮课标通史版Tag内容描述:<p>1、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2019河北保定模拟)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编者认为,鸦片战争以后耶稣教得以输入,广东地区最先受到影响,于是“广西桂平县洪秀全,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该编者()A.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B.认为基督教直接引发了农民起义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D.具有怀疑和排斥基督教的心态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材料中编者认为耶稣教的传播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之一,耶稣教便利了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行不轨之举,这表明该。</p><p>2、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一、选择题1.(2017课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本题考查唐朝时期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茶叶在北方城市大量销售,饮茶习俗普遍化,这反映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中期南茶“开始”北运,A项。</p><p>3、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北秦皇岛模拟)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答案B清朝时,汉人与满人权力并不平衡,A项错误;从军机大臣及章京中汉人的人数可知汉人可以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项正确;军机处的建。</p><p>4、第6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7课标)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本题以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辨析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不同的文献。</p><p>5、第8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选择题1.(2019河北秦皇岛摸底)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材料信息的意思是:孔子在编写春秋时,虽不直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但却从儒家道德伦理出发,以是否合乎礼法为标准,对历史事件含蓄地进行道德评判,以达到劝诫的目的,故孟子、朱熹的话都是在强调孔子。</p><p>6、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自秦汉至宋元,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自主性逐渐被削弱,故A项正确。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拥有最高行政权,故B项“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与史实不符。自秦汉至宋元,宰相并未退出权力中心,故C项不正确。D项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2.(2019山东青岛模拟)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p><p>7、第7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一、选择题1.(2019辽宁沈阳郊联体模拟)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入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租佃关系的发展。魏晋时佃农受世家豪族的荫庇,不承担国家赋税,唐中期后“两税法”实施,失去土地的佃农不需承担主体税收地税,故A项排除;宋代。</p><p>8、第10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一、选择题1.(2019广东广州模拟)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B.白银大量外流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市民阶层兴起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低银”“低假银”,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趋利思想,说明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业生产不受重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白银大量外流,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善书劝诫乡。</p>
【大一轮课标通史版】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