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
杜甫 登岳阳楼记 原文 注释 译文 鉴赏 原文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注释 1 岳阳楼 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下临洞庭湖 为游览胜地 2 吴楚 春秋时二国。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昔闻洞庭水。吴楚东南坼。裂开。
登岳阳楼记Tag内容描述:<p>1、河南省濮阳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登岳阳楼记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杜甫及本诗写作背景 把握诗歌主题 2 品味诗歌宽阔宏伟意境 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p><p>2、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1.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2.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坼:裂开。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3.坼:分开,裂开。此指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极言。</p><p>3、杜甫 登岳阳楼记 原文 注释 译文 鉴赏 原文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注释 1 岳阳楼 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下临洞庭湖 为游览胜地 2 吴楚 春秋时二国。</p><p>4、登岳阳楼记翻译及全文 登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p><p>5、登岳阳楼 杜甫 杜甫 公元712 770 字子美 世称杜工部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人有 诗圣 之誉 其诗有 诗史 之称 诗作 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春望 蜀相 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 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 之后 杜甫出峡漂泊两湖 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 触景感怀之作 是年 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 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 当时 诗人处境艰难。</p><p>6、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岳阳楼,记,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学会辨认 古今异义的字; 2、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及难点文言句子; 3、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 核舟记等。,。</p><p>7、登岳阳楼记课后反思 上登岳阳楼的时候,将这首诗与之前学过的同为杜甫登高之作的望岳对比起来学习,请同学从写景的气势,写景的方法,创作的背景,抒发的情感这四个方面对两首诗进行对比,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好。 一来,望岳是“齐鲁”,登岳阳楼是“吴楚”,都通过近乎“卫星图”的高度进行俯视,运用联想和夸张的手法进行“大全景”的描绘,表现宏大的气势,这是两首诗在写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通过对比印证,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