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评价汉武帝,理解大一统局面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危机”“推恩令妙在何处”等问题,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作用。【教学难点。</p><p>2、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答案】D2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增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p><p>3、汉武帝巩固 大一 统王朝,第12课,16岁的刘彻登上大汉帝国宝座之后,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主父,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朕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长此下去,必影响国体,朕欲除此祸患,不知主父可有高见?,一 “推恩令”的实施,1 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2 提出者:主父偃,3 具体措施 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p><p>4、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西汉建立的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知识回顾,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汉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 国势最昌盛,走进历史 了解历史,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政治、思想、经济),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史料一:西汉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史料二: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烦恼一:,如何削弱封国势力?,怎样才能削弱诸侯王的。</p><p>5、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历史上称“文景之治”。,吸取秦亡的教训。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温故知新,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史家。</p><p>6、汉 武 大 帝,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 他创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两股势力 导致社会混乱,政治烦恼,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p><p>7、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2课,沁园春雪 (片段),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为什么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功劳谁的大 ?,秦始皇,汉武帝,目,录,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的实施,3,盐铁专卖,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