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节
1、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20.1 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3、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4、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第20章第1节Tag内容描述:<p>1、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教学目标1、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3、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三、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 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2、相对性状2、 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 遗传2、 变异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遗传现象。</p><p>2、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教学目标1、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3、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三、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1、 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2、相对性状2、 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 遗传2、 变异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遗传现象。</p><p>3、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0章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生命在生物圈中是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这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p><p>4、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五华县平南中学 古文斌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 通过实验认识磁极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 知道地磁场 二 过程与。</p><p>5、课题 20 1 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习目标 1 明确表述性状 相对性状 遗传 变异等概念 2 列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 以及同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 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 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习。</p><p>6、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 教材分析 生命在生物圈中是不断延续和发展的 这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遗传和变异 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 生殖和发育是表因 而遗传和变异才是真正的内因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p><p>7、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p><p>8、课题:20.1 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列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以及同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学学习:(书97书100,完成下列问题) 1、牵牛花的红色、白色,猫的不同颜色,人的单、双眼皮,肤色的白、黑、棕、黄、声音的高低等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p><p>9、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书本和讨论,从而了解磁现象和相关的概念,。 2通过实验弄清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通过实验研究磁场的方向,进而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地磁场,知道地磁的南极和北极。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119-P122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磁体能够吸引。</p><p>10、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1课时 简单的磁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什么是磁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磁极间的。</p><p>11、第2课时 磁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来认识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3.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利用转换法认识磁场的存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p><p>12、第二十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知道“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3.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中能量转化的问题。 4.能量转移与转化的方向性。 教学重点: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知道“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2.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中能量转化的问题。 3.能量转移与转化的方向性。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教。</p><p>13、第二十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一、自主学习 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 、 、 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 (1)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2)在自然界中,能量不但可以从一个物体 到其他物体,而且可以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 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 ,它只会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