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目标知识点。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Tag内容描述:<p>1、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本节知识点】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方法及步骤2、其他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设计【基础达标训练】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4-1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tBC= s,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p><p>2、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与技能1知道速度的概念。2理解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3会运用v计算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全过程。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重点: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p><p>3、教学课件,物理 八年级上册 RJ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科学探究的环节:,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交流与评估,1.提出问题,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猜想假设】,1.猜测1:一直加速; 2.猜测2:先加速后匀速; 3.猜测3:先加速后减速。,S1,S2,金属挡板,【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s3,t3,t2,t1,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p><p>4、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节 学习目标1. 知道如何测量平均速度。2. 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自学自测(自学教材23-24页)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 实验原理:2. 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3. 实验装置:4. 实验步骤参考教材23页的步骤。5. 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2)必须在小车下滑的同时计时。6. 数据记录:路程运动时间平均。</p><p>5、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 会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 过程与方法 1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 体会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p><p>6、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B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15题 共30分 1 2分 心电图仪 如图所示 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 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 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 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 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 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 乙所。</p><p>7、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导学方法:观察实验法 课时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