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1[编号:26778732]
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1
数的运算(2)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重点难点】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
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1Tag内容描述:<p>1、比和比例(2)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判断及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归纳整理】 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要点: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增加,另。</p><p>2、数的运算(2)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正确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3.通过探索运算定律的应用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经历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优化思。</p><p>3、数的运算(4)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4) 【教学目标】 1.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重点难点】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回顾】 复习复合应用题。 1. 出示教材第78页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 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p><p>4、比和比例(1)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比和比例、求比值及化简比等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学生逐一说出一些知识后。</p><p>5、数的运算(3)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回顾】 复习简单应用题。 (1) 算一算。 过程要求: 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p><p>6、数的认识(3)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3)。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数的认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今天是数的认识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归纳一下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归纳整理】 百分数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提问。</p><p>7、6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运算,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p><p>8、数的运算(1)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重点难点】 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p><p>9、数的认识(2)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2)。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自然数和整数,今天来我们回忆下数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归纳整理】 分数和小数。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2.每个。</p><p>10、式与方程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式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来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3. 使学生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 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p><p>11、数的认识 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 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难点: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件。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谁能举出。</p><p>12、式与方程(1) 【教学内容】式与方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重点难点】 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 BTV SOS kg NBA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p><p>13、式与方程(2) 【教学内容】式与方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的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 4.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