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电工复审题库

TT系统采用保护接零。TN系统采用保护接地。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C、额定电压。一、判断题(280题)。【答案】&#215。1、电击是电流对人体(&#160。A内部组织&#160。B外部组织&#160。1、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A、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电工复审题库Tag内容描述:<p>1、山东安监局电工复审题库TT系统采用保护接零。错TN系统采用保护接地。错单独给电机供电可以采用IT系统。对设备在正常工作时,PE线是没有电流的。对熔断器的熔断电流即其额定电流。错热继电器和热脱扣器的热容量较大,动作不快,不宜用于短路保护。对灰色的电器外壳是表示其外壳带电。错导线敷设在吊顶或天棚内,可不穿管保护。错绝缘损坏将导致漏电。错三孔插座,正确的安装方法是左零右火上地。对照明开关位置应与灯具的位置相对应。对线路上黑色绝缘导线代表工作零线。对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代表保护零线。对就电击的危险性而言,50Hz属于。</p><p>2、2018年高压电工操作证复审、换证练习题下载版判断部分判断题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和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消防队报告。(错误)单位负责人报告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对)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对违反职业防治法律与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对)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对)5 职业病。</p><p>3、第1部分:单选()第 1 题:电动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运行时,定子电路所加的( )叫额定电压。A、线电压B、相电压C、额定电压选择答案:ABC第 2 题:为了防止跨步电压对人造成伤害,要求防雷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米。A、3B、2.5C、4选择答案:ABC第 3 题:在检查插座时,电笔在插座的两个孔均不亮,首先判断是( )。A、相线断线B、短路C、零线断线选择答案:ABC第 4 题:纯电容元件在电路中( )电能。A、储存B、分配C、消耗选择答案:ABC第 5 题:三相四线制的零线的截面积一般( )相线截面积。A、小于B、大。</p><p>4、2017低压电工国家题库完整版一、判断题(280题) 1、目前我国生产的接触器额定电流一般大于或等于630A。【答案】 2、熔断器的文字符号为FU。【答案】 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答案】 4、铁壳开关安装时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答案】 5、断路器在选用时,要求断路器的额定通断能力要大于或等于被保护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载电流【答案】 6、自动开关属于手动电器。【答案】 7、熔断器的特性,是通过熔体的电压值越高,熔断时间越短。【答案】 8、复合按钮的电工符号是 。【答案】 9、热继电器。</p><p>5、电工复审/换证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电击是电流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 A内部组织 B外部组织 C神经系统2、能引起人体感觉的最()电流为感知电流。 A 大 B 中 C 小 3、人体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电流为摆脱电流。 A 小 B 中 C 大4、在一般情况下,取()mA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A30 B20 C105、在有高度触电危险场所,应取()mA为安全电流。 A 30 B 20 C 106、在空中或水。</p><p>6、广州市电工年审试题库及答案1、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按顺序完成下列安全全技术措施,即( A )。A、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B、停电、装设接地线、验电、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C、停电、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装设接地线、验电; D、停电、装设遮栏、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2、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开关,手柄上均应悬挂( C )的标示牌。A、“止步,高压危险” B、 “在此工作”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D“禁止合闸,设备检修”3、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的角度。</p>
【电工复审题库】相关DOC文档
山东电工复审题库
高压电工复习题库复审判断部分.doc
电工复审题库第2组.doc
2017电工复审全国题库判断题.doc
电工复审换证考试题库汇总.doc
广州市电工年审试题库及答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